介绍:新民周刊
首页:
xmzk.xinminweekly.com.cn
观察家,她是谁,新民一周。花花世界,新地产。
地方导航,上海导航。
所获荣誉/《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深度调查上,尤以热点调查、财富调查、文化调查凸显特色。鉴于《新民周刊》创刊以来在深度报道方面卓有成效的表现,并赢得了广大读者,也包括媒体同行的高度认可,因此,在2005年11月,在上海所有日报、电视台、电台、周报等共同参与角逐的“上海市媒体优秀品牌”评选中,《新民周刊》的“深度报道”一举胜出,荣获首批“上海市媒体优秀品牌”的称号。
同时,在“2005年欧莱雅风尚媒体大奖”评选中,作为时政类新闻周刊的《新民周刊》荣获“时政类周报周刊专家奖”。2006年,《新民周刊》在“2005-2006年度中国广告风云榜”评选中荣获“中国较具价值媒体100强”称号;在央视索福瑞主持的8个城市高端商务人士杂志阅读率调查中荣获排名*;在2006年第三届中国较具投资价值媒体评选活动中《新民周刊》被评为第三届中国较具投资价值媒体。
在品牌推广活动方面,《新民周刊》亦获得了诸多荣誉:由新民周刊社主办的“2005长三角地区民营医院高峰论坛”荣获2006年第三届中国媒体企划奖;“领跑2007”优秀杂志推荐奖,等等。此外,《新民周刊》成功地主办了“创新上海30年风云人物”评选、推出了“影响力十年独立风尚榜”、主办了“2009年十六铺现代服务业高峰论坛”、“2009年上海静安南京路商业地产高峰论坛” 等等。
读者群体/《新民周刊》
1、《新民周刊》在华东乃至全国的政府与社会机构管理者阶层、企业(包括商业)职业经理人阶层以及教育、医疗、科技等行业知识人群中深具影响力。
2、《新民周刊》的读者普遍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收入水平属于社会中高水平,消费能力和消费愿望较强。
3、《新民周刊》在全国,尤其长三角地区,发行量在同类周刊中名列前茅。除了在上海、江苏、浙江等长三角地区保持发行量*以外,《新民周刊》的发行还覆盖北京、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成都、大连、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石家庄、郑州、兰州、太原、福州、厦门、南宁、长沙、武汉、南昌、乌鲁木齐、西宁、昆明、贵阳、拉萨、海口等城市,在纽约、悉尼、东京以及香港、澳门等城市也有专门销售点。
读者的性别比例大致为:
男性65.80%;女性34.20%。
读者的年龄段分析:
18—24岁以下:12.69%,
25-44岁:53.60%
45以上:23.80%。
读者的学历分析为:
高中中专17.70%
大学学历44.20%
硕士以上24.80%
其他学历13.30%。
读者受众群体为: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类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
读者月收入是:
3000元以下:16.10%
3000—8000元:43.90%
8000元以上:40.50%。
期刊简介/《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2011年1月24日号 《新民周刊》是目前中国国内报刊零售和自费订阅市场上发行量较大的时政类周刊,也是上海*份综合性新闻周刊。
《新民周刊》是《文汇报》、《新民晚报》这两张历史悠久的报纸强强联合组建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后新创的*份媒体,它顺应了国内传媒市场的需求,填补了上海时政类周刊的空白。它是新浪网每周推荐的全国较具影响的传媒之一。
《新民周刊》在上海乃至华东的政府与社会机构管理者阶层、职业经理人阶层以及其他知识人群中深具影响力。
《新民周刊》是一份具有海派新锐气息的周刊,不“咄咄逼人”,也不刻意追求“轰动效应”,但平和、理性、智慧。
《新民周刊》是“观点供应商”,努力成为根植于“长三角”、影响全国的“意见权威”。它以深度事实为基础,清晰地提出“我们影响主流”的社会责任和办刊理念。《新民周刊》的记者、主要来自上海主流媒体,阵容整齐,反应敏捷,擅长深度报道、背景报道、图片报道。
周刊宣言/《新民周刊》
我们的视野:新闻、新知、新锐
我们的襟怀:民生、民情、民意
我们的承诺:真实、客观、纵深
我们的追求:权威、及时、可读
我们的队伍:中国著名报业集团的采编精英阵容,无坚不摧蓄势而为的进取力量。
我们的表达:国际超宽流行版式,全彩精致印刷。
发行规模/《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是目前大陆自费订阅和零售市场中发行量名列前茅的综合类新闻性周刊。它与一些由行政部门发通知要求机关、国企、团体等订阅有很大不同。《新民周刊》不靠政府行政指令,而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自费订阅和零售市场打开局面。
《新民周刊》较高单期发行量达45万份,发行地区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同时在杭州、南京、苏州、无锡、成都、重庆、沈阳、大连、昆明、武汉等也有相当的订阅和零售数量。在45万发行量中,上海约为30%、北京约为18%、广州约为12%,其他40%分布在成都、杭州、南京、深圳、大连等其他城市。《新民周刊》2007年分别邀请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和北京世纪华文国际传媒咨询有限公司等专业机构对《新民周刊》读者进行抽样调查。结果与不久前央视索福瑞等有关机构的期刊市场调查数据基本吻合。
人员情况/《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的记者编辑主要来自上海主流媒体,阵容整齐,反应敏捷。由于依托中国实力最为雄厚的报业集团的强大背景,采编触角遍及世界各地,在美国、法国、德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均有联络机构及特约记者。此外,《新民周刊》拥有华语世界诸多优秀的专栏写手。
社长、主编:丁曦林
副主编:李智刚、韩波
社长助理:刘琳
高级记者:陆幸生
主笔:沈嘉禄
主笔:胡展奋
首席记者:杨江
责任编辑:苏庆先、钱亦蕉、张静、汪伟
责任美编:张坚军、陆素义
图片编辑:吴轶君
记者:王倩、王悦阳、任蕙兰、李泽旭、李清川、何映宇、张伟、邵乐韵、陈冰、应琛、季天琴、金姬、贺莉丹、黄祺、梅璎迪
资深摄影:潘文龙
审校:王瑞祥
专栏作者:毛尖、边芹、刘洪波、包亚明、沈丁立、宋明炜、何帆、严锋、孟晖、房宁、恺蒂、夏业良、曹景行、雍和、詹小洪
行政总监:朱嗣轼
品牌推广总监、广告统筹:江小静
市场营销主任:吴金盛
发行统筹:孙永皋
发行推广助理经理:
电脑制作室主管:沈琳、沈瑜
相关研究/《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的海派气质与诉求智慧
《新民周刊》出生在上海,又与海派文化的经典代表《新民晚报》血脉相连。该如何独树一帜,卓尔不群,凸显一份上海出版的新闻性周刊的品质?这是自创刊以来,办刊人始终苦苦思索、孜孜以求的。培养海派气质的文化底蕴与可能性一个人的气质是通过外貌和语言行为体现的,一份出版物的气质则是通过具体文字、图像表现,作用于接受美学,潜移默化地对受众产生影响,并对出版物所在的城市文化形成累积。海派气质,简单地说就是深受海派文化影响,反过来再丰富海派文化的品格外化,这种气质是与这座城市的精神相吻合的。而诉求智慧,看起来属于操作层面上的把握,其实还涉及办刊方针、对新闻的价值判断和策划能力等综合因素。
“周刊”在创刊之初并没有明确追求“海派气质”,当时编辑部上下雄心勃勃地想打造一本覆盖全国的新闻性周刊,反而尽可能地淡化了地方色彩。但很快,随着外地新闻周刊的陆续“亮剑”,“周刊”遭遇强劲对手,为此及时调整了战略,认识到“立足上海,辐射全国”才是符合实际的。只有在取得生存资格后,才能做大做强。从上海的发展过程来看,一本有着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新闻周刊,追求海派气质既有传统可传承,也是时代的需要。一百多年前,革新后的印刷技术和维新运动以及西方新闻理念经由租界引入,造就了上海新闻出版业的空前大繁荣。“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维新派在全国创办了近40种报刊,其中27种都是在上海发行的。”这一时期上海诞生的报刊,有着鲜明的都市特色和新时代的价值观,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时事政治、市政管理、经济金融、科学发明、天文地埋、伦理道德、文化娱乐,还有刚刚兴起的时尚——比如戏剧、电影、服饰、赛马、*、西方美术、西方体育运动等,几乎每家报刊都津津乐道于新旧道德冲撞时所产生的爆炸性社会新闻。“在由传统向近代过渡时代,报刊从无到有,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知识结构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在近代城市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极其巨大。”
上海新闻出版业进入真正意义的繁荣局面应该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传播至中国,《新青年》在上海创刊,高举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并产生了引领全国新文化运动的巨大影响。从此,上海的报刊在办刊方针和新闻价值上都发生了积极变化。此后,随着“左联”在上海的发起,商务印书馆等出版机构的发展,以及一大批文艺青年跟随鲁迅、茅盾、郭若沫、叶圣陶等文化巨匠在上海从事进步文艺工作,上海的报刊又有了很大发展。《东方杂志》《小说月报》《妇女杂志》《良友》《红玫瑰》等刊物在营造海派文化、提升读者趣味等方面也作出了很大贡献。
所以,《新民周刊》可以从上海的新闻出版传统中继承的就是“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样一种义无反顾的担当精神,就是对科学与民主积极呼唤、热情拥抱,对丑恶现象的无情揭露与批判,就是对国内国外时事政治的登高望远与理性评说,就是对城市文明进程的清醒关注与对市民阶层的人文情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迅速,现在上海出版的报纸100种,期刊600多种,新闻网站发展迅速,这些与“周刊”共同营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打造了相当的受众群体。在海派文化开始得到重新审视的文化呼唤下,“周刊”理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重任,也自然要与海派文化结善缘。特立独行,也要理性表达“周刊”提出“海派气质”的概念还是近四五年的事情。无可讳言的是,创刊初期,办刊方针尚不够清晰,曾片面追求“惊爆”的轰动效应,“怎么好看怎么做”的观点也误导着记者的注意力和价值观。当时刊物上社会新闻的个案报得比较多,娱乐明星、体育明星的猎奇新闻也不少,而宏观面的深度新闻做得比较弱。后来,随着新闻性周刊“群雄并起”,竞争日趋激烈,同仁们逐渐认识到,“周刊”具有外省市周刊不可替代的优势,就是生在上海,依托上海,对上海有一种切肤之感,甚至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体察力和领悟力。如果能将“开放兼容、勇于创新”的海派精神发扬光大,凸显国际眼光、都市趣味,在全国就能独树一帜,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报刊与所在城市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与这城市的历史与现状、文化特征、读者情怀与文化语境息息相关,即便是力图覆盖全国的报刊,也无法摆脱潜移默化的地域影响。作为一份立足上海的新闻周刊,考虑到长三角,尤其上海的高端读者渴望体制改革和社会进步,注重建设性意见,强调理性表达的需求,“周刊”主张“国际视野、海派眼光、原创诉求、智慧表达”,希望形成一种与上海这座城市精神和文化品格相吻合的海派气质。
所谓“理性”,当然是对新闻事件的深度调查,冷静分析,公正客观的评述。这种操作层面还比较容易把握,但所追求的“理性”,其实更着意对新闻素材的选择,以及对事件背后的内涵进行深度的挖掘。理性表达的前提或者核心,就是理性思维。“周刊”不能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将事件无限放大到与事实不符的地步,更不能肆意想象当事人的心理活动,也不能进行有罪推定或恶意攻击。
当然,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和快餐式信息消费的当下,不少读者对报刊的阅读是浅层次的,而且任何一份新闻性周报周刊,必定会注重报道的时效性。但是就面向知识群体的周刊而言,读者更要求知道“你说了什么”。因此,“周刊”以“后发制人”的姿态,进行深度调查、理性表述、权威解读,从而产生自己的影响力。最近四五年里,“周刊”更注重策划,强调团队合作,能较忠实地达成办刊方针。从个案中发现、探讨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新产生的现象中进行宏观面的解读、研究发展中的问题,同时通过对专家的访谈,使“周刊”的表达更具权威性。而这份海派气质是与时俱进的,已经超越旧海派文化中追求通俗趣味的价值观了。
在关注民生中体现上海媒体的智慧在“周刊”的智慧诉求中,除了写作技巧外,更值得探讨的是对题材的选择与分寸的拿捏。对于所有主流报刊都强化报道的重大题材,“周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格贯彻宣传纪律,但在解读和编辑上,则使读者能明确感到上海文化的特色。更能引起读者同感的,是“周刊”追求的目标。随着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不断有新的话题出现。比如“周刊”经常花大篇幅报道外省人(包括港澳台同胞)、外国人在上海的发展机会、投资环境与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关系。还特别关注“新上海人”对上海的贡献,对本土上海人的激励、甚至文化冲突,由此反映出上海这座城市的亲和力、发展与投资机会、公平公正、文化背景与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周刊”还经常关注海归人士在学成归国后创业发展的情况,并通过对专家的专访,对有关方面的政策制定和机制导向也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比如获知在沪生活工作的外籍人士达到16万,记者就通过对其中代表性人士的跟踪采访,写出了《你在上海还好吗?》系列报道,从生活、工作多层面进行报道,为外籍人士92%满意率的官方结论提供了佐证。此外还通过对受访者“周刊”阅读率的调查,拓展了报道面。
关注民生也是“周刊”的一大特色,最近几年关注此类的报道话题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拿出来讨论。比较有影响的有《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为何不给中小企业更多机会?》《周立太:穷人欠我500万》等,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反响和好评。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和上海城市建设中的问题比较敏感,但“周刊”从不回避。比如《与加油站为邻:大城市隐忧》《激辩中产之税》《中国式通胀》等,都抓得很准很快,并在采访和表述时渗透进上海市民的智慧,以他们独特的视角来评判。另一方面,虽然事件发生地不在上海,但历史上与上海有着因缘。比如《深圳小产权房试水》,在上海高房价的背景下很容易引起热议;《武汉赛马试水》,因为上海曾是最早引入西方赛马运动的城市,上海市民对香港赛马也不陌生。所以赛马在武汉开闸试水的消息一出,即派记者前往采访报道,果然引起读者的热议。与长三角的地域关系,与港澳台的亲缘关系,与欧洲发达国家的政治与文化交流历史所形成的认同感,“周刊”对这类题材的报道是有优先选择思路的。
在文化与风尚中传递城市的现代化信息“文化品位是对现代高层次的要求,而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必将是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力。”所以在“周刊”的文化报道中,特别注重品格的培育,既是对周刊本身,也是对报道内容,更是对读者素养的提升。由于创刊之初就达成这个共识,文化报道就成了“周刊”的强项,力求丰富海派文化,增强海派气质。比如创刊至今对每一届上海双年展的深度报道,由于能够采访到中外策展团队和中外艺术家,记者又有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提问尖锐而直击要害,让艺术家在回答质疑过程中,使普通读者得以较为轻松平和地进入尚处探索阶段、颇多争议的当代艺术领域。这类报道在上海同行中都被视作权威解读,也深受艺术家的好评。
《我所理解的王元化》《做像“切”那样的人》、《回忆我的朋友林风眠》《李行,我心中的谢晋》《贾樟柯:和“上海”在一起》等,还有一批与上海有着密切关系的各界名流,都是重点跟踪报道的对象。“周刊”通过这类报道,揭示了上海为他们成功提供的滋养和机会,以此来提升上海文化的影响力。
“周刊”对发端、发生于上海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事件向来是很关注的,近几年来就锁定中国电影100年、中国话剧100年、中国流行音乐80年、《梁祝》50年、“星星照耀400年——徐光启、利玛窦与上海”、恢复高考30年、知青上山下乡40年、中国油画100年、海派旗袍100年、上海滑稽50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同时也注重反映在特定条件下价值重新发现的文化现象,比如上海方言的回归与上海人、Art Deco艺术在上海、中国奢侈品复兴与上海、梅兰芳与上海、盛宣怀档案与上海、外白渡桥100年等进行重点专题报道,将宏大的文化事件与上海的成长联系起来,从中寻找上海与世界文化发展的联系,互为作用的案例,从而得出先进文化对一座城市现代化的刺激作用。
当然,现代文明是由都市文明主导的,都市文明的核心价值就是怀疑与批判。因此,“周刊”从来就没有放弃文化批判的立场和话语。十年来,这类报道屡获喝彩,仅近三年,就先后策划过《电视烂剧TOP10》《综艺圈成了垃圾山》《追问“赤壁”》《世上没有新儒学》《十年一觉贺岁梦》《山寨版春晚》等重点报道,为海派评论增添了新的内涵。“周刊”虽然不是时尚类杂志,但在风尚引领上也没有失语。因为上海是一座风尚城市,风尚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周刊”做过的重点报道如《风尚三十年、风尚三十人》《静安南京路:下一个第五大道?》《二号线生存》《汽车是张牌》《中国畅销书真相》以及环球金融大厦、豪华邮轮的体验式报道等,都从文化层面和经济层面进行了深度解读。“周刊”很早关注到盛大网络这一企业的成功发展,以及网络游戏、网络购物作为一门新兴产业的广阔前景,还有与传统文学的联姻及颠覆的可能。“周刊”以生动有趣的案例预示网络时代的更大空间以及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这样的报道得到宣传部领导的高度肯定。
“周刊”除了对新时尚的解读与成因分析外,对老时尚的钧沉与符号拭新也一直很注意。通过饶有趣味的报道探寻海派文化根源,同样能收到良好效果。作为观点和声音的有机构成,“周刊”的专栏也是极具海派气质的。邀请的专栏作者大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善于将自己的思考或真知灼见转化成个性鲜明的文字。专栏作为知识分子的话语阵地,能体现杂志的风格,如果运作得好,并不会削弱、挤压另一部分人的公共话语空间。在现有的专栏作家中,大多属于具有海派气质、理性、智慧的学者。在实践中打造队伍扩大影响力
通过十年来的整合和锻造,《新民周刊》拥有了一个水平较高的策划团队和执行力较强的采编队伍,这是其生存与发展的*生产力。当然,刊物海派气质的滋养,记者队伍的素质是一个关键。创刊初期,人员构成以上海本土出生、在上海接受高等教育和专业实践的中青年资深记者居多,这也是“周刊”养成海派气质的优势所在。但十年后的今天,随着人员的优胜劣汰与正常流动,占四分之三的人员为外地来沪发展的青年记者,他们虽然也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背景,但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与现状了解较浅,与上海市民的感情与心理有着一定的隔阂,对上海的文化特征也有误解,甚至对上海的一些地名、习俗、风尚、历史沿革和大事件都一无所知,对上海的名人轶事也知之甚少。还有些青年记者对海派文化还有自卑感或排斥感,故而在采访或写作中,时有谬误和错位,这都有待于老记者的传帮带,有待于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上海,零距离地与上海人沟通,成为一个与海派文化近距离、零距离的新上海人。才能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及时、更准确地发现和报道具有海派气质的新闻,提出更具上海城市精神的新闻观点。唯有如此,才能为海派文化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才能使海派气质具有更强悍、更具杂交优势的精神气质。
另一方面,以海派杂志面目出位的“周刊”,可能会影响其在全国的号召力与亲和力,外地读者会以为这是一本“本土化杂志”,内容仅限于上海或长三角而放弃购买阅读。这对“周刊”做大做强,以更强悍的姿态参与新闻周刊*方阵的竞争或许不利。因此,在营造海派文化气质的同时,“周刊”并没刻意将此作为自我标榜,更不作为旗号。对外宣传还是恪守以“影响主流”为己任,坚持纯粹的新闻视角,注重“新闻、新知、新锐”,关注“民生、民情、民意”,追求理性、建设性和智慧表达的办刊风格。在实际操作中,“周刊”也从来没有放弃对全国性事件的关注热情与深度报道,相反一直致力于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南方扩大发行量,争取更多的读者。相信随着上海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升,随着海派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加强,“周刊”的海派气质一定会引起更多读者的共鸣与赏识,最终成为真正的全国性品牌。
发行渠道/《新民周刊》
《新民周刊》在上海1600多个东方书报亭、1800多个便利店、1000多个邮局销售点以及各大高校书刊亭、外文书店等有售。
《新民周刊》在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维珍航空、港龙航空、汉莎航空、阿联酋航空等航班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机场候机厅可以取阅。
《新民周刊》在首都北京2000多个邮政书报亭均有售。
《新民周刊》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部分高级酒店、写字楼、高档娱乐消费场所等均有投放。
《新民周刊》在全国各省会城市及一线城市报刊亭均有销售。
《新民周刊》在上海浦东和虹桥机场、北京首都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成都双流机场、重庆江北机场等各主要城市机场候机楼书刊销售点均有销售。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