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部分的80后都不愿承认自己的无能,“啃老”也只是无奈地过渡。但想要摆脱这种过渡,唯有对自己的人生合理规划。一个人的生活,是由多方面的环节组合到一起的:家庭、工作、娱乐,各个环节相互关连,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花费心思、好好规划。工作上,知道自己要什么,就不会盲目地选择不适合自己的行业,减少挫折。休闲时,合理规划自己的经济收入,就可以用最少的钱买最大的物质享受,减少浪费;家庭生活中,夫妻协调、父母沟通,就可以减少误会,互相扶持,得到内心的满足······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将每一个环节处理好,这样才可以成就一个完美的人生。
众所周知,80后活得不容易,还总是为人所诟病。有人说,啃老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啃老群体面对的是一个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转型社会,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城市中的生活成本也急剧攀高,飙升的房价、上涨的物价给不少年轻人造成生活压力,客观上形成了啃老群体向父母和家庭伸手的社会原因。当然,啃老也和个体相关,有些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独立自主生活能力低下,吃苦耐劳精神不强。一旦踏入社会遇到困难,他们就会有一种退缩、萎靡的情绪。
生活的每个环节都要花心思
80后不是“啃老族”合理规划成就完美人生记者手记
尽管父母并不介意小两口去蹭吃蹭喝,但梁盛心里却不是滋味,虽然暂时还没有能力补偿。为这,他没少在生意上下功夫,“进货、上传商品照片、装饰店面、发货、解决售后问题,我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梁盛说。随着经验的积累,他进的货越来越符合顾客的需求,加上服务周到,运费价格低,顾客给他的“卖家好评率”不断上升,小店的信用等级也随之不断升级。“开网店初始投入少,风险也相对较低,希望能用创业的收益补贴父母,一点点偿还他们这些年来对我的辛勤付出。
不还不知道,一还吓一跳,原来当房奴的压力竟是如此巨大。虽然每月还贷的额度不高,但是物业费、水电煤气费、采暖费等一个月也得近千元。加之和自己同龄的同学同事们也纷纷结婚,生子,每月光随份子钱又要花去好几百。这小两口的小康日子突然间变得节衣缩食。刚刚29岁的梁盛除了正常工作外还和朋友一起创业,开了一家网店,经营服装。由于网店刚起步,梁盛的钱大部分压在店里。妻子小张是公司文员,月收入也只有2500元。为了节约不必要的开销,梁盛和老婆每天几乎都不开伙,在父母家吃完晚饭才回家。其实梁盛父母对小夫妻这种蹭饭省钱的小举动也心知肚明,但梁妈妈说,“请保姆做饭一个月要1500元,自己给孩子做饭也就为他们省了一大笔开销。”而老两口的退休工资加起来近4000元,负担几个人的吃喝没有问题。
今年5月,梁盛终于与相恋三年的女友步入婚姻殿堂。前年开始,两人便开始筹划着买房结婚。但双方家庭条件有限,后来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在梁盛家附近买了一套50平方米的房子,买一层赠一层,总计98万元,首付40万元,每月要向银行还贷2800多元。
理财工具:创业开网店
投资理财,80后不是“啃老族”合理规划成就完美人生“蹭饭让心里不是滋味”
忍辱负重型
对于小王的良苦用心,他的父母也很体谅,“两家的爸爸现在还在努力的工作挣钱,为的也是减轻我们的负担。我们也要努力的工作,以备父母们应急之用。目前两家老人的身体很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这样互相扶持与照顾,让全家被幸福围绕。” 小王代表着一些人的心声,很多年轻人不得不啃老,但也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减轻父母的负担。
如今小王的孩子已经1岁了,由于平时工作繁忙,孩子由双方母亲轮流照顾,为了表示感谢,小王给自己的家庭进行了理财规划:“每月除去伙食费1000元,水电煤数字电视费500元,水果300元,油费800元,宽带和通讯费200元,孩子用品1000元,其他费用1000元,共计4600元,由我们小两口负担。每年过年我们还会给父母5000元/户,平时节日另给1000元/户。我和妻子年收入税后大概15万元,我们俩各自买了份6300元/年的保险(含大病、身故、意外的分红型),受益人在我的建议下都是写的是各自的父母,万一有一天我们发生不幸,这笔保费可以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此外,现在两家老人轮流带孩子很辛苦,因此,晚上下班后由我们带孩子,鼓励他们去社区广场健身去。现在,我们还计划着从明年起每年带父母出去旅游一次。不给老人的生活留下遗憾。
市民小王在开发区附近买的房,房子有150平方米,虽是老楼,但装修过之后,还是很温馨。他的房子是父母付的首付,贷款部分用小王的公积金偿还。小王结婚后一直和父母一起居住,而父母居住的那套房子,则用于出租,租金补贴父母的生活费。
80后不是“啃老族”合理规划成就完美人生理财工具:保险
“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
阶段依赖型
陈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在市区内购买二手房的价格为每平方1万元,则购买60至90平方米住房所需资金为60至90万元。假设后年3月份以1万元/平方米的单价购买面积为62平方米的住房,需要支付金额62万元,首付30万元,余款32万元通过以公积金形式向银行提出贷款30年申请,在享受优惠利率的前提下月供1500元左右。购房后,每月节余3000元用于股票型基金定投。两年半之内,可一次性支付10万元用于购车,实现有车有房的梦想。
虽然父母有资助他们的能力,但思前想后,陈晋和女友还是坚持不要,他说:“买房是我们两个人的事,父母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现在应该是享福的时候了,如果因为我们结婚又开始过紧巴巴的日子,我肯定是受不了。我俩现在工资加一起来也不少,省着点用先把首付的钱攒出来,剩余的做公积金贷款还是可以的。
投资理财,80后不是“啃老族”合理规划成就完美人生之后的3年里,陈晋瞒着父母存了15万元钱,而这时他已有一名关系很稳定的女友,女友和陈晋同在一家银行工作。两人一到周末就去看房,可到买房时,却发现这些钱根本不够付一套两居室的三成首付,更不要谈买房后的装修问题了。得知儿子的情况,陈晋父母二话不说将存有40万元钱的银行卡交到了他手中,陈爸爸说,“这些钱反正也是为你准备的,看着你工作稳定,顺利成家,我们很放心。
陈晋不抽烟、不喝酒,性格较内向,工作之余除了闷在屋里打网游也就没其他爱好。虽然平日里,嘴上不说什么,但陈晋有自己的打算,22岁以前上学没少花父母的钱,从小学开始请家教,一直请到高中毕业,但成绩并不太好。大学读的三本,每年学费都上万。自打挣钱后,他就暗自告诉自己要减少不必要的开销,自己存钱买房成家。
27岁的陈晋是个要强的人,大学毕业之后,他想靠自己的能力买房买车、挣钱养家。2009年,学经济的罗源毕业进入一家银行工作,实习转正后他每月能拿到4000多元的工资,这对一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已是相当不错。
理财工具:公积金
“买房是两个人的事”
80后不是“啃老族”合理规划成就完美人生自强自立型
80后等于“啃老族”、、月光族”吗?日前,某媒体推出80后生存状态调查,3313位被调查者中,38.2%的80后每个月都会给父母补贴家用。其中,29.0%每月给1000元以下,6.9%给1000元至2000元,2.3%给2000元以上。尽管不算太多,但对比于“81%月入6000元以下”的收入水平而言,每月补贴家用,仍体现了“80后”对父母的孝顺。与此同时,需要父母每月给钱过活的“啃老族”仅占4.8%,可见,80后并不像有些人臆测的那样是“啃老族”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