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上述相近地区监管人士表示,由于金融监管部门在防范非法集资时主要执行摸底调查,但没有相应的执法权。而且部分机构的资金账户可能跨区开设,本地银行机构及监管部门难以监管资金流向,还需要更高层面的统一监管指导。
地方金融监管之惑:暂缓工商注册登记后如何监管其还介绍,部分线下财富机构在地方吸收资金后划给公司总部,因此也发动当地银行机构对多笔小额资金进入、大笔划出的账户予以关注。
上述监管人士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地方在处置投资类机构的分公司等问题时也十分谨慎,担心引发较大范围的恐慌心理。主要通过挤压类似机构的业务空间,使其难以获得新客户,在一定时间内主动退出市场。
上述人士透露,该地区此类型机构从去年年底的上千家下降到目前的700家左右。
在这种强势整顿和清理非法集资的态势下,类似的非正规投资机构生存空间被极大压缩,多家门店也逐步退出市场。
该地区还联合多个部门如人民银行、银监、公安等开展联合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公司限制其开展新业务,同时要对存量客户保证兑付,此后,要求其关门停业。
P2P,地方金融监管之惑:暂缓工商注册登记后如何监管此前,据媒体报道,北京地区也下发通知,要求下架绝大部分的民间融资相关的广告,包括但不限于P2P、理财广告等。
据其介绍,该地也对相关类型的广告进行了严格清理,并且不允许出现历史收益等承诺。
国务院在今年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广告监测和检查,强化媒体自律责任,封堵涉嫌非法集资的资讯信息,净化社会舆论环境。
上述监管人士介绍,该地要求工商部门进行摸底,并签订承诺书,包括不吸收存款等要求。此外,还统一印发了对投资者的提醒说明,其中有许多限制条款,由工商部门贴在各线下理财门店中。相关部门也会定期检查该提醒的展示情况。
在控制投资理财类公司增量的基础上,该地区对现存的此类公司进行了严格的管理。
地方金融监管之惑:暂缓工商注册登记后如何监管压缩存量引导逐步退出
这意味着,未来P2P等网贷机构通过线下财富中心推介产品吸引投资的途径可能会被堵上。不过,由于该管理办法暂未出台,仍有许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在全国多地开设线下财富中心。
2015年12月28日,银监会会同国家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研究起草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提出,除信用信息采集、核实、贷后跟踪、抵质押管理等风险管理及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明确的部分必要经营环节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及其他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开展业务。
不过,在上述地区暂缓投资理财类公司工商注册的要求并非“一刀切”。如果有切实需要,如政府引导基金等,需要经过主管部门把关,并根据统一的模板出具备案函件后仍可正常办理。上述人士表示,该政策有效地控制了投资理财类公司的无序增长情况,在5个月以来仅通过了10家此类公司的注册登记。上述相近地区的监管人士称,如果单纯依靠线上推广,很多公司的业务难以铺开。这些公司更多的是通过各地办事处或代理分公司等进行客户推介、产品介绍以及吸收资金等。该地经过梳理盘查,认为类似机构的分公司以及代理机构风险比较大,而且他们的资金流向很难监管,给后续处置带来压力。
据他观察,不少投资理财类公司的注册资本金都很低,或者并非是实缴资本,如果吸引资金投资的话,做的颇有点像“无本生意”。“有公司开设的线下理财门店,甚至称扣除门店成本,营业收入都算门店经理的。”一位行业人士透露。
P2P,地方金融监管之惑:暂缓工商注册登记后如何监管另一位相近地区的金融监管人士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达了监管的困惑。他表示,其所在的地区为帮助科技型企业融资,鼓励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如果限制工商注册,就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而且设置前置审批没有法律依据。
该人士认为,正因为申请注册门槛过低,导致出现许多并不专业的投资理财公司,以理财的名义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市场秩序。
该地一位金融监管人士表示,随着近两年此类型企业的增多以及全国部分地方风险事件的发生,该地区政府经过汇报讨论,认为应加强重视,并决定暂缓此类公司的工商注册。
在上述地区,早在一个月前就悄然暂停了类似企业的登记。
今年年初开始,上海、深圳、北京、武汉等地相继暂停投资理财类型企业的工商注册登记。
地方金融监管之惑:暂缓工商注册登记后如何监管暂缓投资理财类公司工商注册
如何防范这些类金融机构从事非法集资等活动?个别地方金融监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了他们的思考和困惑。
上述景象在全国并不鲜见。与此伴随的是,多家类似的企业经营不善、风控不严,难以实现当初对投资者的收益承诺;又或者干脆关门卷款跑路令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给地方金融监管带来极大挑战。
在该地短暂停留的一天时间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上述类型的投资理财公司做了粗略的统计,在市区两条主要街道上,共有16家这样的门面。它们附近有多家商业银行网点,也是该市的繁华地段。“也就是这两年吧,突然出现了很多这样的公司。”在该地生活十几年的张女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在华东某市中心地区,不时可以看到名为“某某投资”、“某某财富”的公司。尽管夜色已深,但门店的金色招牌依旧崭新明亮。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