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是原理篇
包含两个层次的原理,一个是产业如何决定了金融,一个是互联网影响金融的动态演化规律。
产业决定金融的原理要告诉人们,金融首先不是就金融研究金融的“无皮之毛”的金融,而是反应了产业特征的金融。即有什么样的产业就有什么样的金融。不同的产业所要求的金融往往不同。人类社会的金融可以抽象为不断优化流动性介质的金融与流动性介质交换能力提升的金融。
要说清楚互联网影响金融的动态演化规律,首先要从对技术敏感性强的角度对现有金融知识进行重整。比如,通过以下问题来重构金融知识体系。人类所发明的金融模式有哪些?金融主体与金融合约所形成的金融生态有哪些类型?如何评价金融制度?其次要联系以上金融知识体系研究“互联网技术”的嬗变规律。如果说第一个层面描述的制度技术,那么本层面描述的是“自然技术”。关键是“自然技术”如何“断代”,如何提炼出对金融有“里程碑式”影响的技术标志?再次要研究的是“自然技术”与“制度技术”的反应过程与反应结果。即互联网技术的演化如何使金融的模式、生态、成本、收益、风险、均衡发生变化?
第二部分:模式篇
即现代互联网技术下,金融的一般模式与特殊模式是怎样的。
现代互联网技术下,金融的“信息本质”与“信用本质”得以更高程度的彰显。信息是金融产生的前提条件。而互联网的IT技术,大大提升了金融信息的发现与传递效率,使金融的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使金融的效率大大提升。信用是金融行为产生的充要条件。而互联网效应,催生了重要的“信用大数据”效应,使得信用发现、信用创造得以发生,这种“信用增量”优化了金融结构,提升了金融均衡总量。
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出现了p2p、众筹、支付宝、余额宝、快钱、比特币等很多模式和称谓。我们的任务在于一方面要提炼出统一的模型来统领这些具体模式,另一方面要解释为何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具体模式?一般模式如何演化为各种不同的模式?其反应条件和转化规律是什么?就我们目前的初步思考是,互联网金融的一般模式可以归结为信息流、信用流、物流等几大流的运动,而任务与目标的不同,恰巧是不同互联网金融诞生的动力所在。
第三部分:效应与建议篇
效应篇重在分析在现代互联网技术条件下,各个主体、市场、平台的交易模式、生态群落、成本-收益内涵、风险架构、行为特征是个什么样?
特别要分析作为系统维护力量和非系统维护力量的系统性主体和非系统性主体其收益和风险函数和传统技术金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才能有效识别和管理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大家共识金融的发展是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的博弈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者既可以站在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才能防范系统风险和做大系统价值,同时也可以站在千千万万个非系统主体的立场上研究如何才能规避各个主体的风险并做大其价值。当然,这样一来,金融人才的智慧与资源禀赋的差异化决定了研究成果与实施能力存在极大差异。从而造成有些非系统性主体“凯旋而归”,而有的非系统性主体则“灰飞烟灭”的结局。更加令人尴尬的情形则是系统性主体缺乏预见性,屡屡被非系统性主体牵着鼻子走,前者成了后者的“补习生”。甚至前者重创或者摧毁了后者,国家或者人类遭受阶段性停滞。(作者:窦尔翔,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金融信息工程系教授、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互联网金融研究的原则与立场目标决定了其研究的基本框架。我们不妨先提出一个“简易框架”以抛砖引玉,分享与就教于各位同仁,以便能通过头脑风暴的模式集思广益,早日找到互联网研究的母框架,减少重复研究、分工合作、提升效率。大体模块分为以下三篇。
三、形成科学的逻辑框架
互联网金融研究的任务,就是揭示随着人类社会“自然技术”的演化,金融技术、金融生态、不同主体的金融“成本-收益”、风险发生机理、金融的均衡总量与结构等等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而金融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比如,从自然技术来说,货币经历了贝壳金融、使用价值金融、金属金融、纸币金融、电子金融、比特币金融,未来货币的最高境界是货币形态的消失,真正的数字金融的到来;金融信息传递的条件,则经历了马路金融、公路金融、铁路金融、航空金融,再到电话金融、IT金融和互联网金融。随着信息传递手段与人的生物特性的结合,“物质互联网金融”将会被“生物互联网金融”所取代。从制度技术来说,人类社会的货币金融则经历了各种“本位金融”,直到以美国为代表的“布雷顿森林金融”,再到今天的“霸权金融”。“比特币金融”尽管由于其看似天真的“乌托邦”特点而遭受到重创,但是其中的“英特纳尔”基因决定了其“平等精神”不灭。随着“自然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制度技术”的提升,含有“平等精神”的新型货币必然横空出世。让我们拭目以待,等待“平等金融”由“科幻”、“实验”走向实践。
P2P,窦尔翔:如何才能有效研究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技术金融”,是“自然技术”和“制度技术”融合成长的产物。作为“制度技术”的基础,“自然技术”反映了人类生存环境的网络条件与大自然所演化出来的人类社会的网络特征。我们会发现,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或者群体中,即便是“自然技术”环境相同,人们发明“金融制度”的技术水平也会有很大区别。这对解释为何合伙制最早出现在荷兰,纸币最早出现在中国,金融霸权出现在美国,比特币出现在互联网时代……
所谓互联网金融制度的研究者,应当具有“研究责任”的意识与职业操守,站在客观的立场上,重在抓住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探讨互联网金融的一般规律,预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既要为监管者,也要为非系统性主体预测金融商业机会、预警金融风险。
理论上讲,互联网金融中那些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或者嬗变为系统性风险的“非系统性”行为,都应当纳入银、证、保的监管范畴。相反,那些不容易演化为系统性风险的非系统性风险行为,就放手让非系统性主体去防范和消化。
银、证、保的责任在于防范互联网金融中的系统性风险。观察银行与P2P,从共性来看,银行应该被抽象为“P-B-P”模式,P2P应当被抽象为“P-P-P”模式。前者属于机构中介,后者属于平台中介。前者(bank)属于组织中介,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中介天然具有损人利己行为和委托代理问题,后者(platform)属于非组织中介。作为技术中介,要防范的主要是技术风险。一旦平台公司不甘于仅仅做平台,而是从事“资金池活动”,P2P就具有了双重身份,增加了没有监管的“P-B-P”功能,放大了系统性风险。不仅如此,平台公司的任何担保行为,由于供资方是分散的“peer”,不具有像银行具有专业化的审查担保的能力,同时由于其不具有“收敛性”,就会在“peer”和平台公司之间形成信息不对称性,平台公司必然会产生“恶意担保”行为,产生类似于资金池的系统性风险效应。
在风险之间,系统性风险关乎到所有系统成员的损益,是所有成员要重视和关心的重中之重。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相当于系统成员推荐的代表,代理系统防范系统风险的产生和蔓延。而非系统性风险属于系统内各个成员的风险,按理说各个成员有足够的积极性去预警和防范。然而,金融行业由于其网链特性,具有强的外部效应,特别是更多地具有强的负外部效应。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去解释这种现象,那是因为一旦非系统性主体发现其行为的损失小于收获的时候,就会去做。这也是为什么银行、上市公司大股东有冒险倾向于的原因所在。问题是这种行为同时会对系统产生连锁性损害,从而使系统风险远远大于系统收益。这为我们辩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其管理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窦尔翔:如何才能有效研究互联网金融金融研究的目标有四重:系统性收益、非系统性收益、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对于金融行业来说,在收益与风险之间,后者是人们最为敏感、避之不及的。避险也就成为金融研究的首要目标。
二、明确研究的立场与目标
从产融结合的角度来看,流动性最差的合约属于“产”,流动性最强的合约属于融,流动性居中的合约叫做“结合纽带”。这样,产融结合的重点和难点就是人们寻找有效“纽带”的过程。这个纽带越有效,金融效率就越高,金融均衡量就越大,均衡结构就越优化。从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效应来看,互联网基因改造了金融的基因,使得金融的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引起了金融生态、金融供求均衡、金融的成本-收益-风险等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我们研究的重点正在于此。
金融的本质问题是关于流动性的转换问题。人类社会的金融史表现为两个过程,一个是不断生产更加有效的流动性的过程。比如,从最初的贝壳到黄金,从纸币到电子货币,再到互联网货币,担当货币的流动性不断增强。另一个是在特定通货下,人们寻找融到这种通货的制度技术的过程。我们可以将这种制度技术统称为“资产证券化”。它表现为三个流动性渐次增强合约依次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适合于大到国家、城市,小到企业、资产、个人的融资。
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可谓如火如荼,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研究互联网金融。有的人要看看是否能通过互联网金融获得融资,有的人则希望找到投资或者借款机会。有的人要看看能否在互联网金融的某个环节上得到提供服务的机会。专家学者则要看看互联网金融到底是如何运作的等等。这也是大家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重点和看法不一致的原因所在。节约研究资源的方法在于提倡大家要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内在规律,以及对其未来的预测上。
P2P,窦尔翔:如何才能有效研究互联网金融3.研究的重点在于其客观规律性
有人说,国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没有这么热,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研究过热了。有些人则夸大互联网金融的作用,甚至说互联网金融要代替银行、证券和保险了。如果能够对比中外金融供求结构的差异,就会明白为何中国互联网金融这么热。如果能理解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两者的中介形态、中介性质、信用内涵有何不同,以及中国的征信环境,你就会明白互联网金融不会在短期内替代“银、证、保”了。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部分人对西方金融发展外在的崇拜。西方金融的发展是西方产业发展的客观表现,如果不注重挖掘西方产业是如何决定西方金融发展的模式、形态和节奏,而只是停留在金融理论本身的推演和分析上,就会出现“张冠李戴”、“水土不服”的情况。如何能够在借鉴西方现代金融理论的同时,也能根据中国产业发展的目标,金融发展的瓶颈来研究中国特色的金融理论,以推动中国的金融发展和产业发展。
从课本来看,我们翻译了大批国外经典的金融著作,比如,《投资学》、《公司理财》、《金融工程》、《国际金融》等等教材,我们自编的教材也大部分借鉴了西方的经典教材内容;从金融实践上来看,我们主要将精力放在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金融市场的建立上;金融工程理念传入以来,出现了全民理财的壮观景象,使得金融过度寓于金融内部“空转”,忽视了金融对实体经济促进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领域的实践蓬勃发展,金融研究方面也涌现了一系列高品质的研究成果。同时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在财务制度和金融理论研究方面也积极向国际靠拢。但从借鉴和自主的关系比例上看,几十年来,我国在金融的研究和实践上模仿比重大于创新比重。
窦尔翔:如何才能有效研究互联网金融2.立足中国现实进行创新性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战略作用在于能否通过互联网金融的政策导向抑制非战略性产业的发展而为战略性产业或者瓶颈产业的发展提供条件。或者壮大本国金融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服务收益,同时打击国际市场上的金融霸权行为。前日中英两国货币直接交易的外交成果就是对美国“印钞违宪”行为的战略性打击。我国可以以互联网金融的繁荣为契机,深化互联网金融在国际市场上的吸引力和战略功能。
二是金融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通过“金元外交”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取得了金融霸权的地位,为美国称霸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互联网金融作为相对独立发展的战略产业,也将对一个国家的收益贡献及其对全球的影响力起到重要作用。
一是体现在金融的基因性上。“金融棋活,全盘皆活”体现的就是金融的基因性。金融可以与所有产业结合并促进该产业的发展。荷兰通过股票市场催生东印度公司,促使荷兰成为海上殖民强国;英国“金融革命”促使“工业革命”的发生,并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股票市场和创业投资基金都为美国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也像基因一样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态,互联网金融相当于两种基因的融合,这决定了互联网金融这一杂交基因对其他产业具有更强的改造作用。
要将互联网金融的研究提升到战略地位加以重视。金融通过两个层面促进一个国家的国力。
P2P,窦尔翔:如何才能有效研究互联网金融1.站在战略层面上研究
想要得到有效的研究成果,必须有高远的研究立意、正常的研究心态、科学的研究方法。
一、确立的有效研究原则
编者按自从去年以来,互联网金融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沙龙、研讨会、课题、著作,形式多样,热闹非凡,有价值的成果陆续问世。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目前来说,规律性的思考还有很大可拓空间。如能进一步优化研究路径,相信研究热情会更加科学,研究资源会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对此,我有如下愚见,就教于各位同仁。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