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就是要开始正规化管理了,也就意味着创业门槛在变高,同时巨头们可以放心进入。接下来可能就是东边上市、西边关门的冰火两重天局面了。网贷之家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马骏认为,明年互联网金融公司会出现上市潮,未来也会出现包揽各种业务线的互联网金控集团,比如蚂蚁金服或陆金所。
另外,文件中还提到了一些税务优惠、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合作、上市支持等事情,不过具体还是要等细则出来。
有机会接入央行征信体系。这个要算好事了,文件中有这么一句,“推动符合条件的相关从业机构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目前还只有部分小贷公司获准接入了,如果P2P能成功接入,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同时避免重复借贷发生。但是估计也是要筛选的,不是谁都行。说下来还是感觉小公司要悲剧啊。
但是托管可不便宜啊。包括银行的托管费用、双方在IT构架、交易体系的深度磨合等。据业内人士透露,第三方支付对P2P平台收取的平均托管费用大概是千分之三,而多数银行最低费率也要1%。据说之前不少P2P平台就是因为费率问题,和银行谈崩了。
银行资金存管。前阵子,考拉君还提过,银行资金托管会成为P2P的趋势。结果这次文件里就说了这个事儿。不过值得注意的的是,监管层这次还是留了一定缓冲期的,只是要求了资金存管,而不是托管。科普时间又到了。存管和托管啥区别?简单说就是托管需要银行对资金账户进行监控,而存管只是协助性的金融服务,比如资金隔离、分账管理等。在托管的情况下,银行是需要获取交易数据、判断真实性并依据划拨的。银客网CEO林恩民表示,在存管形式下,一旦平台经营有问题,还是存在直接挪用交易资金风险的。
众筹,《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让支付和P2P哭晕所以对这次文件里明确指出的“信息中介”,在实际落地过程中能否被投资者所接受,仍然要画一个问号。而对于多数小平台来说,承诺兜底是拉拢用户的基本招式。
明确“信息中介”角色。是的,这个本来应该是共识的事情,终于被监管层讲出来了。P2P平台只是承担信息中介、撮合交易的功能,不能兜底和増信。考拉君还记得去年贷帮网爆出坏账之后,CEO尹飞表示拒绝兜底。现在再看贷帮网,已经转型成了城镇化小微金融平台,并且在积极向众筹等方面拓展业务。这也印证了业内的传言,拒绝兜底后,贷帮的日子很不好过。
也就是说,传说的洗牌期要来了。接下来的画风可能是这样的:巨头真正进入,大公司开始狂欢,小公司生存艰难。
拍拍贷CEO张俊透露,传言银监会的监管细则是很严厉的,出台后行业一定会出现倒闭潮。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认为,这份文件是个重要的节点,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从此要告别野蛮生长。
P2P:大鱼吃小鱼游戏开始
《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让支付和P2P哭晕逐步退出资金存管。这是另一个更大的噩耗。文件中对P2P的资金存管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在“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实际上,监管层之前就有这个想法了。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就说过,P2P的资金托管应该在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托管容易造成风险传递和溢价,有可能数倍放大行业风险。但现在的情况是,多数做了资金存管或托管的P2P,合作的都是第三方支付。换句话说,这对不少支付来说,是块重要业务。比如汇付天下、易宝支付等,都在这部分有相当的业务比重,真是想想都焦虑。易宝支付CEO唐彬认为,硬性规定银行存管似乎不太符合网贷市场的实际情况,政策上最好能够保留一些弹性空间。
定位小额、快捷、便民小微。不得不说,央妈对银行还是很好的。尽管《指导意见》也规定了,互联网支付归央妈管,但比起来总有种不那么被待见的感觉。这次明确了,互联网支付的定位是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务。这基本上就把支付的地位限制为了银行的补充通道。简单说就是打杂的。问题是,经过今年的线下拓展,支付宝和微信已经承包了大多数的线上线下商户。对其他第三方支付来说,绝对亚历山大。
第三方支付简直是《指导意见》的波及重灾区。如果监管细则完全按照目前的方向落定,可以预见的是,第三方支付的业务将面临大面积收缩,尤其是部分和P2P挂钩紧密的公司。
第三方支付:业务面临收缩
事实上,近两个月来业内就一直传言监管政策要公布了。尽管细则目前还没出台,但从《指导意见》的二十条例,已经可以看出些方向上的端倪。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受影响比较大的会是第三方支付和P2P。
众筹,《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让支付和P2P哭晕《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让支付和P2P哭晕,但凡有大事发生,一般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周六央妈连带十部委发了份《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基本算是行业的第一份这个层级的正式监管性文件。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