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保险周刊》的主打文章讲述了一个非常沉痛的故事,故事中主人翁的遭遇实在令人同情,如果当初买了保险,可能今天是另一个结果。 三年前笔者刚开始接触保险的时候,向一位当时收入很高的朋友谈起了保险,并建议他趁当时手上有钱,给自己和家人买份保险,他当时觉得很不吉利,后来经笔者反复游说,他终于答应了。笔者介绍了一位资深保险顾问给他做了保障计划,他也比较满意,但费用一直没有缴,保险公司业务员多次催促,他还是以种种理由拖着,但之后不久突然发生车祸车毁人亡,由于这位朋友是一家之主,整个家庭也因此陷入困境。 后来笔者开始办《保险周刊》的时候,邀请十来个在校学生做过这样的调查,首先是在几个地铁口调查了100位市民,问他们是否了解保险,是否关心保险,结果近70%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 接下来《保险周刊》又调查了20个丧偶家庭,只有3个家庭买了保险,其中1个家庭保障50万元,另外2个家庭的保障分别10万元和15万元。50万元保障的家庭基本生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10万元和20万元保障的家庭虽然受到很大了影响,但多少得到了保险公司的补偿,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可怜的是其余17个家庭都没有买过保险,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保险;而这些失去了一家之主的家庭现在的生活和从前相比大幅下降,有的甚至陷入困境,连孩子上学都没有保障。本刊人员在做调查时也深表同情,但无能为力。只能发出这样的感叹,要是当初买了保险就好了。 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例子,本刊记者做了深入的采访并刊登出来,希望能够对广大市民朋友有所警示,告诉大家保险是不可缺少的,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能体现保险的价值。但遗憾的是,至今仍有不少市民不以为然,一方面认为自己不会那么倒霉,难道意外会光临自己吗?侥幸心理非常明显。另一方面觉得买不保险不值得,自己花了钱,如果一生平安,那岂不是将钱白交给保险公司,很亏。 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风险在不断加大。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任何人都难逃风险,世界上第一超级大国美国也没能逃脱,飓风袭击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不同是处在于美国有高度完善的保障机制,绝大多数人都享有社会和商业保险,所以风险发生之后,保险公司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保险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位从日本回来的朋友告诉笔者,在日本,每月发工资的第一件事就是交纳保费,什么时候国内要是做到这一点,保险就到位了,这就是我们和国外的差距。不管我们的读者朋友相信或不相信,这些都是事实。 本刊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向读者传递一个信息,保险是我们的生活不可缺少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虽然平时我们感受不到,一旦出事,保险的价值就会体现出来。为了自己和家庭的安全,为了社会的稳定,在你平安健康的时候,不妨给自己和家庭买份保险。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