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户家庭人口数即家庭结构呈不断小型化趋势。从历次人口普查资料看,平均每户家庭人口数在不断下降:1990年3.24人,2000年2.76人,2010年2.45人,家庭小型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城市和乡村,家庭的规模和结构虽然有所差别,但差距不大。家庭的小型化带来子女养老负担的加重,上世纪70年代末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双方父母逐步进入老年人口行列,他们面临着赡养四个甚至更多老人的义务和责任。
三、关于农村居民养老保障问题的几点建议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华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特别是“十一五期间,老年人口比重快速增长,2010年人口普查时已突破72万人,所占比重达13.5%。进入“十二五时期,我们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金华60岁以上老人可能达到100万人,老年人口比重将向20%快速靠近,农村老年人口占比会更高。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将大量增加。就目前来说,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还相对较低,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也相对滞后。只有全社会重视,全民参与,才能促进农村养老保障事业的顺利发展。
(一)进一步加快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进程
1、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实现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建立随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物价上涨等因素调整老年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的正常机制;建立健全与社会养老保障工作有关的资格评估机制、监督管理制度等,使各项社会养老保障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社会养老事业有序开展。
2、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及保障水平;提高职工医保、城镇医保、新农合基金支付限额和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加快实现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和医疗费用异地就医结算,全面推进基本医疗费用即时结算。
3、加大老年社会救助力度,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4、完善老年社会福利制度。研究制定政府为特殊困难老年人群服务的相关政策,如条件成熟可以考虑发放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和家庭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目前,宁波全市239个城市社区和780个建制村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心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为一些生活不能自理家庭困难的空巢老人提供政府购买的家政服务。
(二)加快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尽快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积极组织、不断拓展城乡社会养老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形式,并在人财物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同时,要全民动员,多渠道筹集资金,多领域汇集资源,积极推进社会养老服务组织、机构建设。
(三)进一步注重老年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建设
1、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和队伍建设。将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纳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加强老年病医院、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和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室建设,有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应当设立老年病科。
2、开展老年疾病预防工作。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为辖区内老人积极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健康档案;组织老年人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风险因素,促进老年疾病找发现、早诊断、早治疗。3、积极开展老年保健事业。注重老年精神关怀和心理慰籍,提供疾病预防、心理健康、自我保健等健康指导服务。对高龄、空巢、患病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须重点关注。
(四)注重优化老年宜居环境和家庭发展
1、改善老年人居住条件。引导开发老年宜居住宅和亲情住宅,提倡和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
2、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完善老年人口户籍迁移管理制度,为老年人随赡养人迁移提供条件。
3、重点发展居家养老,大力发展城乡社区照料服务。当前城乡老年人主要养老方式还是以居家养老为主。在150户调查中,95%以上的乡村居民希望能居家养老。所以应要求一定比例的城乡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老年活动场所、综合服务设施、站点,着力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目前,宁波全市94%的城市社区、30%的建制村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
(五)注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和老年社会管理工作
1、加强老年教育、文化、体育健身工作。加大对老年大学建设,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教育事业(有条件的乡镇也可引导鼓励和利用社会资源)。
2、加强基层老年工作机构和老年群众组织建设。“十二五期间,要求一定比例的城乡社区成立老年协会,切实把为老年人服务工作纳入社区服务范围,并加以监管;积极开发符合老年人需求、适合老年人年龄特点的工业产品、旅游产品,拓宽老年服务渠道。
3、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支持老年人以适当方式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活动,重视发挥老年人在社区服务、关心教育下一代、调解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4、加强老龄法制建设,健全老年维权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展执法检查和普法教育,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化水平;做好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为老年人提供及时、便利、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利。
(三)农村居民家庭结构不断小型化
金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现状及发展简析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农村人口逐渐减少。2010年金华总人口536万,其中农村人口219.7万人,占41%(2000年为54.6%),较2000年减少30.1万人,下降了12%。与此同时,农村老年人口却在快速增加,2010年农村60岁以上人口42.9万人,比2000年的37.1万人增长了15.6%,占农村人口比重由2000年的14.9%上升到19.5%,增加了4.6个百分点。
(二)农村人口不断减少,老年人口比重快速增长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普资料显示,金华1990年第四次人普,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24.5%,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是6.95%。2000年第五次人普,金华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18.3%,65岁以上人口占比是8.68%。2010年第六次人普,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14.2%,65岁以上人口占比是9.1%。1990年—2010年,金华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了10.3个百分点,而65岁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20.17万人,所占比重增加了2.15个百分点。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口比重呈快速增长态势。
(一)低年龄段人口比重迅速下降,高年龄段人口比重快速增加
保险,金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现状及发展简析二、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口变化趋势、特征
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一样均是社会养老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2010年,金华新农合老年人参合率为90%以上,但医疗保障水平普遍不高,看不起病仍是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调查表明,老人的主要经济支出中,看病支出仅次于日常消费支出居第二位。实地调查中,很多老人希望适当提高门诊报销范围和比例,以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由于农村家庭小型化加上农村劳动力外流、家庭少子女等,居家养老的老人,尤其是高龄老人面临各种实际困难。这不但是老年人担忧的问题,更是子女不放心的地方。问卷调查表明,有47.3%的人担心家中老人单独居住时“有急事找不到人,30%的人担心老人行动不便后无人照顾。调查中多数被访者表示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各种困难,主要表现为:经济困难(33.6%)、看病不方便(20%)、行动不方便和感到孤独(19%)、没人照顾(14.7%)。老人日常生活中的难题,除子女因素外,还与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养老服务相对欠缺有关。
(五)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医疗保障水平不高
本次调查中,将来会选择去机构养老的农村居民只有10%,其中7.3%是希望能在家里和养老院自由来去的,单一选择会去养老院养老的仅占2.7%。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农村居民不愿意去机构养老的原因较多,但主要原因是“想生活在亲人身边以及因为“养老院收费高。其次是认为“去养老院没面子和因为养老院“离家太远。在问及“假如将来需要去养老院养老的三个主要原因时,选择“不孤单,有人聊天“不影响子女工作、“有专门人员照顾这三个选项的人数较多,分别为40.7%、32.7%和31.3%。农村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非常顾及面子,特别是为了照顾子女的面子,认为去机构养老可能会给子女带来闲话和压力。在我们的实地走访和调查中发现,农村居民因为面子而不选择机构养老的比重还要相对高一些。同时,我们的实地走访中还调查到,目前公立养老院收费虽然不高,但入住相当困难。而私立的养老院,服务好的收费就很高,农村居民负担不起;收费低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往往不高,农村居民不情愿去。尽管目前农村居民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不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养老形式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金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现状及发展简析从调查对象家庭中的老人目前的养老方式看,100%的老人都是居家养老。从老人日常生活起居来看,有80.3%的老人是自己照顾自己,有13.2%的老人是固定跟从一个子女生活,有6.5%的老人由子女轮流照顾。在问及选择居家养老的三个主要原因时,有82%的调查对象认为“居家养老自由方便,有44.7%和56.6%的调查对象认为老人居家养老是为了“享受亲情和“省钱;选择“无合适的养老院和“去养老院养老没面子的则为5.3%和10.5%。而当老人生病、子女有事外出时,村里人会帮忙照顾,也有家庭会花钱请家政或者保姆来照顾。无论是农村居民养老方式的意愿,还是目前农村老人的实际养老方式,居家养老均是农村居民的首选。它既体现了农村传统道德标准,又适合农村老人的生活实际。
调查结果看,有97.3%的农村居民希望自己以居家养老的方式养老,其中自己会照顾自己的比重为62.7%,需要子女照顾的有24.7%,需要家政、保姆或社会养老组织定期服务的有3%。
(四)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以居家养老为主
从60岁及以上老人享受养老保险的待遇来看,目前每月可以拿到的养老保险收入在100元以下的占44.7%,有100-500元的占46.1%,500元以上的仅占9.2%。其中有500元以上养老保险收入的老人基本上还是参加了其他商业保险的。即使这样相对较低的养老保险收入,还是63.2%的老人目前三项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所占比例和“子女供给相同,比“自己劳动或积蓄还高。所以从总体来看,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水平较低。
从农村居民目前参加的养老保险险种看,“新农保、职工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是三种最主要的险种,分别有61.8%、14%和21%的农村居民参加,其中60岁及以上老人已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达到了98%。除以上三种养老保险,在问及除“新农保外,没有参加其他养老保险的主要原因时,回答“子女会瞻养、“以后会考虑、和“无能力支付的相对较多,分别有29.3%、24.7%和23.3%。在问及参加养老保险的主要资金来源时,回答“自己支付的占73.3%,“单位或集体组织支付的占6.7%。
保险,金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现状及发展简析(三)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广,保障水平较低
从年龄层面来看,就“对未来养老担心程度进行不同程度选项调查结果显示:年龄与养老担心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己养老的关注和担心程度越高,年龄40岁以下的被调查对象中,有23.9%的人表示没想过自己将来的养老问题,35.6%的人表示担心将来的养老问题,而年龄60岁以上的人中,担心养老问题的占49.8%,没想过养老问题的只占7.2%。
从家庭收入水平来看,家庭收入低于1万元的调查对象选择对未来养老问题担心或者有点担心的比例为52.6%,家庭收入高于3万元的调查对象中,该比例为20.3%。
调查结果表明:有近半数农村居民对自己未来的养老问题不太担心,当被问及“你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吗?时,回答“很担心和“有点担心的占30.7%,回答“不太担心和“不担心的占45.3%,还有24%的居民从“没想过养老问题。
(二)不同层次农村居民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度不同
金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现状及发展简析在被调查的农村居民家庭中,76户家庭有60岁及以上老人(包括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占所调查家庭的50.1%。这些老人单独居住的占64.5%,与子女一起居住的占35.5%。调查对象家庭收入在1万元以下、1-2万元、2-3万元和3万元以上的家庭分别占4.5%、35.7%、40.6%和19.2%。
被调查的农村居民中,职业分布:农林牧渔业劳动者比重最大,占56%,个体工商业经营者占11.3%,企业职工占10.7%,乡镇干部、离退休人员、未就业人员和其他职业人员占22%;文化程度:初中占50%,小学及以下占39.3%,高中占8.7%,大专占2%;有94%的人参加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其中有14%的人还同时参加了职工养老保险。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一、调查基本情况
面对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金华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相继出台了很多领先于全国的政策和举措。2010年,又将无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从政策层面实现了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金华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还较低,养老问题的各类矛盾也时有出现。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移,农村居民潜在的养老需求将不断增加,传统的单一家庭养老模式将面临严峻挑战。针对这些问题,金华调查队参加了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进行的“农村居民养老保障问题专题调查组,抽取了150户农村居民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对金华农村居民养老保障问题进行分析。
保险,金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现状及发展简析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金华人口老龄化已有所显现,特别是进入21世纪,金华老龄人口快速增加。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金华市60岁以上人口为28.6万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60岁以上人口为56.23万人,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金华市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72.42万人。同样农村老龄人口也在增加,由2000年的37万人增加到2010年42.9万人,增长了16%。到2020年,由于五、六十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步入老年行列,金华将和全国一样进入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长时代。
内容提要: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一个重大社会问题。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它牵涉到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稳定。农村养老保险是关键一环,因此,对农村养老保险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对促进和保障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十分必要。
金华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现状及发展简析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