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培养健康的理财观念有害无益。所以,这里也要告诉大家理财其实也是消费,还是那句话,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理财也一样。
这样的故事,讲起来颇为生动,其实不具备“传播价值”。这只能告诉我们,理财靠的是运气。这种现象具有极强的传播性,像病毒一样,蛊惑着人们。它的副作用是,当牛市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觉得自己是理财高手,当熊市来的时候,又觉得自己是上当者。
曾经有基金公司的人这样告诉我:2005年之前,牛市还没有迹象的时候,基金公司举办理财课堂,让人们购买基金。几乎没有人去听这种免费的“理财培训”,有一些无所事事的家庭妇女,在织毛衣的空当误打误撞地走进了理财课堂,一不小心相信了培训者的话,将银行里的存款拿出来,买了基金。两年后,家庭妇女的资产暴增。
理财其实也是一种消费因为盲目而“暴富”的案例,其实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长期以来,作为财经新闻的报道者,笔者(王海涛)也看到了理财过程中的“传奇”。有人因为毫无理财知识却盲目理财导致血本无归,有人对理财一无所知却歪打正着赚得第一桶金,有人卖掉房产进行惊险的赌博。这三种情况的共同特点是盲目。
市场是最好的也是残酷的老师。理财作为一种消费行为,其魅力或魔力,也正是因为市场的不确定性而让人无法把握。
在金融危机洗礼之后,大众对这种消费行为的风险,也有切肤之痛。在此之前,有些人根本不知道买基金也会亏本!
实际上,理财这种消费行为,是比衣食住行的消费更为专业和更高层次的消费。理财行为是对未来收益预期的一种购买,也就是,付费,获得回报预期。
投资理财,理财其实也是一种消费2006~2007年中国内地的大牛市掀起了全民投资的热潮,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基金这类理财产品得以普及。理财对象作为“产品”,恐怕是普通大众最近几年才形成的一种观念。
长期以来,中国人的消费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的层面,再高一点,就是文化消费或精神消费。当人们的生活步入小康之后,理财成为大众化的需求。
正是因为如此,作为普通人,我们的理财观念宁可保守一些。因为我们赚得起,但赔不起。所以,千万不要拿养命钱理财,千万不要用身家性命理财。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理财是消费。消费就要量力而行,消费不能透支。
理财是一种消费,只不过更为专业点而已,当然理财也有可能是亏本的消费,有可能输掉未来。它具有专业性。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