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某银行的理财经理李女士介绍,理财产品都有一个清算期,清算期在银行业内的术语叫“T+N”(T指的是产品到期日,N指天数,N0),即产品到期后并不意味着客户的本金和收益能当天到账,而是进入还本清算期。清算期少则1天,长则3天,如果刚好遇到周末或节假日,甚至还会超过3天,而这个期限里,客户的资金是没有任何收益的。
潜台词4>>
信用卡零利率
但手续费惊人
案例:赵先生刚装修完房子,开始选家具,就在家具卖场选购的时候,他看到了很多零利率分期付款的宣传。
“银行客服告诉我信用卡分期付款是零利率的,只是每期要收0.56%的手续费。”赵先生说,他当时就和媳妇开始了大采购,“我选择了把2.4万元做信用卡分期付款,分12期还款,每个月还2000元的本金,再加上134元的利息,每个月还2134元。
解读:
信用卡分期付款虽然免息,但消费者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而这笔手续费折算下来,是会超过一年期的贷款基准利率。计算一下,每期0.56%的手续费实际就是月利率0.56%,那么实际一年的利率是0.56%×12=6.72%,而现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
谁知,7月3日,石先生的妻子查询发现资金并没有到账,7月4日,也没有入账。银行工作人员对此回复称,这款产品清算期是3个工作日,而这三个工作日期间,正好又有一个周末,所以,最快到账日期在7月8日。
案例:市民石先生准备做手术,需要在手术前把现金5万元交到医院,石先生手上有一款5万元的理财产品正好7月3日到期,“我当时想,理财产品到期了,正可以赶上手术前交款,也没向朋友借钱。”
并非资金到账日
产品到期日
潜台词3>>
保险,理财产品的“潜台词”累计收益率:在整个理财期间的总收益率,比如某理财产品理财期限是2年期,销售人员说累计收益率为6%,那么它的历史年化收益率是3%。
历史收益率:不会写到产品合同里,这个只是银行的一个推算,能否达到这个收益谁也无法保证。
历史年化收益率:把当前收益率,例如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等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的,是一种理论收益率,并不是真正已取得的收益率。
看仔细:
张女士的那款60天的理财产品,历史年化收益率为4.5%,购买额为5万元,实际利息是5万×4.5%×60/365=369.86元。
理财产品的“潜台词”某银行的理财经理李女士解释,理财产品收益涉及很多专业名词,比如历史收益率、累计收益率等,如果搞不明白容易出现理解偏差。问题就出在张女士没弄明白说明书上写的收益率有着“历史年化”两个字,历史年化收益率实际上是把当前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的,并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
解读:
案例:两个多月前,张女士购买了一款为期60天的短期理财产品,“说明书上说收益率4.5%。我当时一直认为,这意味着每1万元可以收益450元,我投入了5万元,2个月后就能拿到2250元。”可是,理财产品到期后,张女士到手的手益只有369.86元。
是按“年”计算
收益率
保险,理财产品的“潜台词”潜台词2>>
复利计息: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也就是通常说的“利滚利”。但保单复利计息中可能存在两个没有解释清楚的问题,一是推算复利收益时的分红是假定的,二是保险复利计息的计算的只是分红和返还的生存金,并不包括投保人每年交的保费。一般来说,复利计息的初始本金只是首年的分红,而首年的分红往往不会很高。
保单现金价值:在保费额度上扣除一部分管理费用,第一年要扣除的管理费用比较高,因此第一年的现金价值不会很高,然后逐年递增。保险分红的依据是这个现金价值,同样如果投保人想要退保,能够拿回的钱也是当年对应的现金价值,而非所交的全部保费。
看仔细:
杨先生指出,分红不是说你交了64万元保费,分红率是3.5%,就能分到64万元的3.5%的红利。“分红计算的基数不是你交的保费,而是保单的现金价值。不少投保人在投保了分红险等长期保险后,发现自己头几年几乎没有红利收入,就是现金价值的原因。”
理财产品的“潜台词”“保险的分红是不确定的,营销员在给客户介绍产品收益时,有可能把假定红利当做固定收益进行介绍。”某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杨先生告诉记者,保险的分红收益只是一种历史收益,而且这种分红是相当不确定的,每年的分红要看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保险宣传中提到的只是演示分红,并非实际的分红。
解读:
可是,今年3月,于先生取款时发现,其现金价值再加上两年的分红钱还不到64万,“64万如果按当年利率存银行,到现在利息至少也有60000多元。”
案例:2010年3月,市民于先生将64万元存款全部购买了一款投资期限是6年的分红型保险,当时介绍3年后可取出。“当初业务员说,分红比银行存款的利息高,而且复利计息,可以达到3.5%以上。”于先生说,当年银行三年期的定存利率是3.33%。
只是“演示”分红
保险,理财产品的“潜台词”保险分红
潜台词1>>
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出现在我们身边,各种各样名词表述让市民眼花缭乱,甚至造成误解,因为我们不知道背后还有一些“潜台词”。
三年前买了64万元分红型保险,三年后现金价值加上分红钱还不到64万;信用卡的零利率分期付款,实际却要交相当于月利率0.56%的手续费……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