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误区

1952年,马柯维茨提出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奠定了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的基础。1960年代,威廉·夏普、约翰·林特纳、简·莫辛建立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模型),该模型用于预测债券的风险与期望收益率的关系,是测量风险、估价证券的基准和衡量投资绩效的标准。但是,导出这个模型需要基于几个假设,其中一些假设显得过于理想化,因而该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受到质疑。
1976年,斯蒂芬·罗斯(在《经济理论杂志》上发表了经典论文“资本资产定价的套利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资产定价模型,此即套利定价理论(APT理论)。套利定价理论用套利概念定义均衡,不需要市场组合的存在性,而且所需的假设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模型)更少、更合理。
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一样,套利定价理论假设:(1)投资者有相同的投资理念,都是按照马柯维茨的理论进行分析投资的;(2)投资者是回避风险的,并且要效用最大化;(3)市场是完全的。
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不同的是,套利定价理论没有以下假设:(1)单一投资期;(2)不存在税收;(3)投资者能以无风险利率自由借贷;(4)投资者以收益率的均值和方差为基础选择投资组合。
套利定价理论导出了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相似的一种市场关系。套利定价理论以收益率形成过程的多因子模型为基础,认为证券收益率与一组因子线性相关,这组因子代表证券收益率的一些基本因素。事实上,当收益率通过单一因子(市场组合)形成时,将会发现套利定价理论形成了一种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相同的关系。因此,套利定价理论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广义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替代性的方法,来理解市场中的风险与收益率间的均衡关系。套利定价理论与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学的理论基础。1990年马柯维茨和威廉·夏普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笔者认为这一整套理论存在着重大缺陷,具体地说表现在以下方面。1、假设太多,太理想化。不管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还是套利定价理论,都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具要相同的理念,都是按照马柯维茨的理论进行分析投资的。而事实上,绝大多数投资者并不知道马柯维茨的理论进行分析投资理论,而且投资者在实践交易中是不理性的,他们不是以市场趋势为中心的,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当投资者被套以后大多数往往不愿意斩仓的,而一拖再拖,直到拖死。2、没有讲如何分析判断行情,也没有讲何时买卖,只讲组合。3、这套理论认为,通过组合虽然不能降低非系统风险,但是可以降低系统风险, 而对于实际交易来说,每次交易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就象现在的爱滋病一样,要么100%中招,要么没事。进行投资组合,其收益率必然不高,因为组合本身就是收益率相互抵消的。4、太复杂化,金融学家们采取了极其高深复杂的数学方法进行论证,让我这个专门从事证券分析研究的专业人士看起来都晕乎乎的,更遑论一般的非专业的投资者了。5、作为实际交易来讲,我们的成败决定于实际行情的变化,这是直接证据,这才是最重要的,而逻辑推理只能作为间接证据。任何企图以逻辑推理进行行情分析并以此为投资依据者必然失败。这已经为无数的事实所证明了的。
现代的各种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似乎都是为围绕大的方面去研究的,专门为中小投资者服务的理论却是鲜见。一个建立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设基础之上的理论,无疑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是空想的,是学院派的空想理论。既然理论赖以存在的基础不存在,那么结论也就定然不会是正确的了。可是经济学家们却说任何一种模型或理论都需要建立者对现实的复杂环境进行抽象以便将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因素上,这样才能够看清楚事物的本质。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笔者所写的气势理论就不存在任何假设,而是以已经存在的市场事实为基础的。
在现代证券分析理论形成的过程中,曾经有一个“有效市场理论”,当时,在西方盛极一时,它是现代投资研究理论演化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以至于,基础分析研究中的主要假设前提都含有它的浓重色彩。 有效市场理论,是1965年由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提出的,他所提倡的“完美市场”有以下几个假定条件:市场参与者数量庞大,任何单个参与者都无法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所有参与者都具有完全的信息,有同样的市场进入途径,并做出各种理性行为;商品是同质无差别的;不存在交易成本。由此,有效市场理论得出结论:股票市场的价格不断进行调整,准确地反映了有关它们的新信息的变化,所以,证券市场中交易的股票价格充分反映了有关该股票的全部信息。事实上,市场并不是有效的。这不仅在信息的传导方面,就是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的区别以及广大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也造成市场并不有效。
经济学家们似乎有个怪癖,他们总是试图解决无聊而复杂的难题,先是建立在一种假设,然后进行推理,最后是得出结论。经营企业或从事任何行业,我们都很难发现它们与经济学理论之间有什么显著的关系。 他们所传授的理论大都是学术派的理论,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并且有些理论是建立在空想的逻辑基础之上的,他们并没有对这些理论进行实战检验,没有对其“逻辑、缺陷、前提、、经验、技巧、制约关系”等进行系统的研究。而实盘操作却是现实的,没有假设,不能空想,是真金白银的战争,就象历史没有假设一样,成功就是成功,失败就是失败。
那么为什么会把诺贝尔奖金发给他们呢?道理很简单,因为诺贝尔经济学评委会的专家们也是学院派的,当然也是要发给学院派的理论家了。他们以专家的身份,披着权威的外衣,著着权威的著作,其实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却很欺骗性。就象中世纪以前太阳围着地球转的谬论一样,一直被权威人士当作真理。正是由于诺贝尔奖的光环让这些复杂而又晦涩难懂的理论取得了貌似科学的地位。而这些理论与实际市场有多少对应关系呢?却不得而知。有人会说,实战证明在进行投资组合时投资组合理论是有效的,我认为这又是一个理解误区,因为检验投资效果的方法还是以他们的投资组合理论为出发点的,以自己的理论观点来评价自己理论的投资效果,当然是“正确”的了。这与王婆卖瓜没有什么区别。其实真正应该获得诺贝尔奖的应该是巴菲特,这才是真正意义的经济学理论。
虽然他们得获了诺贝尔奖,但是学术上的争论却是一直没间断过。针对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缺陷,“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行为金融学”是现时理论界的研究热门,不过笔者发现,“行为金融学”目前还是处于摆问题的探索阶段。而且比较散乱,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没有形成系统的思想方法,而笔者根据实战研究无意中解决了这个问题,笔者96年创立的气势理论分析研究的内容本质上是证券市场的“市场行为”表现,应该说是行为金融学的范畴。气势理论依据“推动浪的方向就是大势趋势的方向”这一定理,只需判断出推动浪就能够判断出大势走向。气势理论的趋势思想体系不仅是完整的,方法简单实用,并且经历了多年的实践检验。

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与基本分析、技术分析成三足鼎立之势。经济学家们认为采取三种方法的投资绩效相近,经济学家们一直在利用数量化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组合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投资管理的方法,并使之成为投资学中的主流理论。而且在科学化的投资管理时代,数量化的方法更合乎时代的发展趋势。但是我们发现一个基本的事实,在世界范围内那些顶尖的的投资者没有一个是采取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进行投资的,反过来,采取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的投资者没有一个成为顶高手的。投资组合理论好象是十分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青睐,笔者认为这恰恰说明了这些人的投资水平不高。前几年基金普遍亏损就是实证,而且证券市场上大多数的基金表现弱于大盘也是不争的事实。投资组合恰恰说明了他们对自己的投资缺乏信心。巴菲特被称为是世界股王,而他的方法却是很简单,是任何一个有正常思维的人都有可以学会的,只要懂得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就行了。巴菲特是从一个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角度看待一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只看一家公司的经营好不好,业绩有没有增长,能给股东带来多少回报。他就没有用什么投资组合理论却成了世界首富。笔者在《九大基金经理访谈录》中也没有看到他们谁是采取投资组合理论进行投资的。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页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