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步,算算自己现有的资金、财产状况,预期的一些收益情况等。清理自己的家财,为退休以后的消费、继续投资做好盘点。
然后可以再根据退休后收入和支出的缺口等情况,去对自己的养老金投资理财计划,做一些调整,让自己逐步迈入“舒适退休”的状态。至于具体的投资手段、技巧,以及为退休后生活选择怎样的居住点、保持怎样的休闲生活状态,还请各位看官继续往后看。
想要舒适退休,就必须积攒到大致所需的储备养老金。不如仿照海外流行的“金字塔”式模式,并参照一些成熟的保障规划、个人投资方法,加速积累你的退休金吧!
想要舒舒服服地度过退休时光,资金储备当然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在积累退休金的方式和过程中,我们不妨借鉴一下海外流行的“金字塔”模式。
退休金的主要来源
在经济发达的社会,一般而言,每个人的养老保障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这部分比例大约占养老金总数的30%。二是企业为员工准备养老的企业年金,比例也是30%左右。三是个人为养老准备的资金,包括保险、基金、房产等等金融资产,这部分比例大约占养老金总数的40%。就像一个金字塔机构。
在我国,由于企业年金(或称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起步不久,具体的配套政策等还有待完善和明确。而且,最重要的是最终的选择权和主动权都在企业手里,员工个人是无法掌控的,因此企业年金这一块的比例,对很多人来说几乎为零。
我国居民的退休金储备来源,主要还得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占比30%~55%)和个人理财类储备金(45%~60%左右),其它可能还包括企业年金和一些子女赞助等。为此,想要舒适退休的人士,不妨将自己的资金储备比例做一些个性化的调整。
社保养老金:只能解决温饱
“养老啊,我们不是都有社保么,退休以后每个月可以从政府那里领取一定的退休金啊。”现年47岁的蒋先生是上海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员工,在他眼里,最先能想到的养老工具,就是社会基本保障的养老保险。
的确,作为人们最熟悉的“养老第一支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在每个国家都普遍存在。通常的做法都是,在人们工作的时候,在政府法律强制执行下,每个月由企业和个人缴纳一定比例的社保养老金,等到职工退休后,就可以领取一定的退休金,作为维持老年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但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目前各国养老金都普遍出现了“累积速度赶不上支出速度”的尴尬局面,政府的养老压力越来越大。而在我国,由于社保养老制度开始建立的时间比较短,“运行缺口”始终存在,
因此导致社保养老的替代率(退休后领取的社保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的比率)比较低,不同收入层次的人们,社保养老替代率在30%~60%左右不等,收入越高者,被社会统筹掉的部分越多,替代率越低。换言之,通常依靠社保金养老只能“糊口”,而不能享受到高品质的老年生活。
如果想要舒适退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作为一个基础、稳定的资金来源。
企业年金:可遇不可求
在西方发达国家,养老的第二支柱就是企业年金类的养老体制,也就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美国401(k)计划。
目前在我国,作为规范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的“企业年金”制度,于2004年5月1日才开始试行。而且一直到2006年,联想集团才拿到0001号的企业年金批号。这几年虽然讨论地很火热,也在不断地批准一些金融机构的企业年金托管人资格等,但放眼看去,真正已经实行企业年金的企业数量还是很少。
如果在企业中成立企业年金理事会,单位和个人就可以签订合同,在职期间,单位和个人都按照1:1交费,或者是单位和个人协商交费比例,然后给工作一定年限以上的退休员工发放企业年金。
但是,由于这方面的尝试刚刚起步,具体的配套政策等还有待完善,而且最重要的是最终的选择权和主动权都在企业手里,员工个人是无法掌控的。作为员工,如果你很想参与到企业的年金计划中去,那么前提条件就是你所在企业已经开始运转了这样一个机制,你的公司愿意为你缴纳和规划企业年金。
商业保险:品种多机制灵活
随着保险产品的日益多样化,也可以选择商业保险来为舒适养老出一份力。
目前打着养老金保险的旗号的保险种类也非常多。主要有四大类,分别是传统型养老险,分红型养老险,万能保险和投资连结型保险。
这几类商业保险的确都可以起到一定的养老规划作用,但每一类险种又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在实际规划中,大家可以使用保险组合的方式来满足自己个性化的舒适养老需求。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讲,对于未来养老风险的预估不同、未来养老费用的预算不同,以及实际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不同的话,那么养老保险方案的组合也可以是很不相同的。
比如,一对30岁夫妇,双方都有稳定的职业,对理财组合的风险态度比较积极并且实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如果一部分养老金准备用保险的方式来配置。那么,其中30%~40%可以选择买传统或分红型的养老年金保险,一方面强迫自己尽早储蓄养老金,更重要的是直接锁定将来的收益,也就是明确自己将来退休后每月(每年)可以领取的养老金有多少;
然后60%~70%资金去购买万能型或投连险,虽然未来的收益无法锁定,但可以通过长期的理财积累,追求未来几十年市场带来的更高收益,同时可以在未来不同阶段对自己投连险账户的风格进行一定的调整。
总体来看,在众多理财工具中,商业保险对于舒适养老而言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在一个完整的养老理财组合中,保险毫无疑问是坚实的基础,有了这块“压仓石”,可以更自由地进行其他投资,而无后顾之忧。同时,保险本身有一定的收益率,且有一定的“强制储蓄”作用,能够避免资金使用的不确定性,做到专款专用。
特别对于家族成员有长寿倾向的人群而言,通过选择终身领取型的年金保险,还能够实现活得越久,领得越多的效果,这是其它理财方式无法提供的优势。
第三步,算清到时候配偶的情况,是否需要特别准备一部分养老金用于配偶。因为有些老年夫妻之间,退休金数额相差较大,健康状况也相差不少,因此可能需要匀出一部分预算在配偶那边。
第二步,看看退休时,能否做到经济上不与他人混在一起,能否个人独立,比如说是否需要给子女准备深造金、创业金、婚嫁金或购房、购车金等支援。这是退休后“花在子女身上的钱”,对中国老人而言,是比较传统的做法。但可能对老人自身的退休资金积累造成负担,所以也要做个预算。
保险,要想舒适退休 需要做好资金储备准备比如,第一步,可以设定自己的退休目标,包括退休年龄、退休时比较舒适状态下的基本生活花费、养老医疗费用基金、应急基金等。这样就能大致算出退休后的主要费用开支项目和数额。
可以说,想要舒适退休,还最好有比较详尽的计算和规划,更为灵活的投资手段。
当然,即便是精神追求和健康养生,也离不开资金规划。
“精算”人生舒适退休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比海更宽阔的是天,比天更宽阔的是人心。如果退休后,能保持一颗宽容的心,积极投入自然和社会的怀抱,就是最开阔的人生境界了,至少精神上已经舒适养老了。
要想舒适退休 需要做好资金储备准备比如,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成为志愿者为社会做贡献,回归本职工作继续汗洒人间,和老伴一起环游各地欣赏美景,搞搞书法绘画和摄影,招呼老友一起“众乐乐”。此情此景,都映射出退休后美好、愉悦的生活状态,也是银发族乐于拥抱大自然、追求美好事故的体现。
一个人要在退休后感到舒服,除了有足够的收入来源支持较好的老年生活品质外,也需要有乐观、高尚的精神追求。唯有如此,才能“喜年来”。
舒适退休,不仅仅是资金储备的问题,还要有积极生活态度。
还要有开阔的人生境界
人均寿命的延长,对于退休规划来说,是一个加重困难的因子,是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在未来漫长的退休岁月中,要想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就需要储备更多资金,以对抗长寿风险。
保险,要想舒适退休 需要做好资金储备准备比如,20年前,60岁的妇女平均还能再活15年;而今天,60岁的妇女平均还能再活20年,而到了2040年,预计这一年限也许将延长到23年。同样地,60年前,60岁的男子平均还能再活8年;而今天60岁的男子平均还能再活12年,到了2040年,预计这一年限将延长到14年。而我们都知道,退休后生活期间越长,所需退休总费用越高,护理费用也可能增加,因此退休金筹备压力会越大。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平均寿命预期会越来越长。
目前,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49亿。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这些数字和词语,都有同一个意味,那就是社会能提供给个人的养老保障资源非常有限,想要舒适养老,还得靠自己。老龄化
“未富先老”,这个词相信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有专家称,我国已经“跑步”进入了老年社会,我国的人口速度快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这种现象被专业术语称之为“未富先老”。
但反过来看,社会能够为我们提供的养老储备资金并不富裕,大部分养老资金还得靠自己去攒。
要想舒适退休 需要做好资金储备准备而根据本刊2009年的测算,一个家庭两位老人,退休后需要250万元以上,才能过得比较舒适。
近日,有媒体报道说,根据我国台湾地区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那里想要舒适地过好退休生活,约需新台币1620万元(折合约350万元人民币).
不过,想要舒适退休并容易,还需要准备更强的资金实力。
舒适退休需要更多资金储备
的确,现在社会各阶层,都有不同的养老需求,2008年我们写的《安全退休》,是对一般普罗大众而言的,说的是退休生活的标准线。这次我们做“舒适退休”这个专题,就希望能帮助大家更上一层楼,是针对向往过上更舒适富裕退休生活而言的。
保险,要想舒适退休 需要做好资金储备准备“而且,工作期间习惯了舒适生活的人们,绝大多数是很难适应较为简朴的生活的,这种高标准的生活习惯将在退休后延续下去。”蒋先生的朋友,搞进出口贸易的高女士这样认为。
“现在全球的经济都比较平稳了,特别是我们国家经济越来越发达,我们民众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了。当然希望退休后能舒适点呀。”48岁的蒋先生是在苏州开办企业的民营老板,他觉得现在的人生活越过越好,退休的“心理门槛”实际上也一步步升高,因为要想在退休后维持现有的生活方式和标准,就得积攒更多的钱。
“安全退休是最基本的要求,最好么能够舒舒服服,无忧无虑地度过退休后的日子呀。”今年51岁的王女士是上海嘉定区的一名中学老师。随着这些年嘉定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她对生活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了。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安全退休”当然不会错,但是随着全球及我国宏观经济的逐步好转,随着财富的重新积累,包括通货膨胀的预期因素,越来越多的人士将退休的目标状态由“安全”改写为了“舒适”这两个字。
那时候,人心惶惶,不计其数的知名企业倒闭,绝大多数个人的资产瞬间缩水,人们最关心的一个理财话题多是“这项投资本金会安全么?”、“预计大概会有多少百分比的损失?”,等等。在那样的背景下,我们适时推出了《安全退休》这一话题,提点广大读者朋友用四大指标来测试自己能否“安全退休”,颇受好评。
要想舒适退休 需要做好资金储备准备大家还记得2008年年底,在遭受全球金融危机重创后,本刊策划的一组《安全退休》的文章吗?
“舒适退休”是实际需求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