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各平台的操作方式的讨论中,大家一开始无法认同各自的做法,坚持自己所做的选择是更正确的,但经过在周周会的交流,看到各自不同的市场考量,也就增加了一份对市场的新的理解,这就是交流的价值,这些碰撞,给周周会的参与者都带去了很好的启发。
而束总则不同,他会给VC不容易考虑的项目融资,这些项目融资金额低,比较早期,不容易判断前景,他们通过减少项目筛选的环节节约成本,让投资人去判断项目。而他这边的投资人很多是没有看过项目路演就进行了投资,这比较出乎意料,但也可以从中看到市场的状态,作为在这个新的领域的第三方平台,披露这样一些市场实际发生的状态的信息,对这个行业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
众筹周会:众筹的几个问题陈总认为确实是这样,因为最好的项目的创始人总是优先选择和VC接触,所以,股权众筹平台需要更加谨慎筛选项目。
当贾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是否VC已经把最好的蛋糕拿走了呢?大家的回答也是很有意思。能够进一步看到不同的商业模式的不同的思考。
美国来的缪女士比较支持束总的经营思想,她以美国的创业环境和到国内来创业遇到的问题为例,说明了在“促进创新”的层面上,要求我们的金融环境必然需要很大的改善,而更加低门槛的众筹是整体创业环境改善的需要和必然趋向。
当然,作为第三方的众筹家,是需要关注投资人是处在什么状态中,投资人对于项目的参与度如何?他们的心态如何,当前参与股权众筹的投资人无疑是比较前卫的人士,但随着市场的发展,是不是会出现很多不适合的投资人进入市场呢?束总用他在京东平台上的投资的情况来说明这个问题,他发现,经过平台方的风险提示,以及一段时间沉淀、思考(有犹豫期),最后投资人的心态是比较平稳的,不容易出现冲动投资的状况。显然,他认为,如果抛开平台有可能故意诱导不适合的投资人参与的因素,一般参与股权众筹的投资人是比较理性并为自己的决定负责的。他尤其反对长期下来对项目风险兜底的思维惯性,他认为正是P2P的跑路,才让大家能真正认识风险,一个良性的市场,必须让投资人为自己的风险投资承担责任。
显然,在这里并没有完美的答案,因为市场本身是在发展变化当中,无论是高估或者低估投资人的风险承受力,都可能最终失败,而且,在众多不同种类不同风险程度的项目中,会形成适应不同风险承受力的不同的众筹产品,这些,都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面对市场,只有投资人和创业者才能回答他们需要怎样服务,怎样才能平衡风险和潜在的回报。
众筹,众筹周会:众筹的几个问题二次创业的束总正是希望在互联网时代下,众筹能够创新地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问题,他提出,如果沿用VC(风险投资)的标准来选项目看项目,那就是在走老路,市场必然要沿着更好地支持创新创业的方向发展,他认为,降低投资的门槛,减少成本,只要让投资人了解他们面对的风险,不欺诈宣传,投资人会愿意而且应该自己承担项目的风险。
但这些环节都涉及比较高的成本,在现行的政策的约束下,通常平台的项目投资人少于50人,如果投资的门槛设得低(比如每个投资人少于5000元),那么项目筹资额比较少,对于平台来说,是难于盈利的,所以,很多平台的筹资会在100万以上,对应的项目估值在500万以上(以出让20%股权计)。
首先,众多平台是通过线下组织活动、路演,然后对项目作尽职调查来增加投资人对项目的信心,这是因为投资人有可能通过对项目的实际接触增加对项目的信任度。
显然,陈总的质疑和他们平台的操作模式有关,在这个点上,抛开职业道德或情怀的层面,去看市场的需求,问题的本质就显现出来。
众投社陈总比较质疑这样的做法——在参加关于众筹的活动的时候,也经常听到类似的声音:众筹平台应该严格把控项目的风险,必须对投资人尽到平台的责任。
众筹周会:众筹的几个问题作为股权众筹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他们都在这个相对新的行业探索自己的道路,但因为资源、对行业的理解以及进入市场的切入点不同,各家都会有不同的做法,所以,这次以“股权众筹的几个关键问题”为主题的周周会,注定会是一次行业深入沟通的绝佳机会。问题很快就产生了:蚂蚁天使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3个项目,而这3个项目都是处在相当早期的阶段,另外,融资的额度相对低;那么,所有的人都会有疑惑,这个市场,确实会有很多投资人愿意在项目还没有盈利模式被验证、甚至可能团队还没完全成形的状态下来参与投资吗?这样的项目,把过高的风险销售给投资人了吗?
这个情景不容易碰到!来自蚂蚁天使的束顺斌,众投社的陈心平和同筹荟的代表杜森先生一起到周周会来交流。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