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风景名胜区规划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泰山景区管委会管辖总面积452平方公里,管理3个乡镇、76个行政村(居)、9万余人。实施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组建景区行政审批服务部,集中行使市、县级审批服务事项700余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泰山的保护管理发展事业,2019年以来,全力推行“管委会+公司”改革,将景区机关15个局室重组为8个部和纪工委监工委;重新组建泰山旅游集团,履行开发、经营等职能;组建市政府直属机构景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所属乡镇村居的经济社会事务;双重管理公安、税务、市场监管、自然资源和规划、司法、生态环境等派驻部门。
泰山景区是首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泰山南有北辛文化(约7000后前)和大汶口文化(6300~4400年前),北有龙山文化(红4400~3900年前)。泰山因其高,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文字记载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此外,还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文人墨客留下大量诗文和1000多处摩崖石刻。道、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如:灵岩寺观普照寺。经石峪的《金刚经》石刻,闻名外。科学家、史学家则把泰山作为研究对象而留下大量著作。
吹糖人 | 现在在泰城的街道小巷还偶尔可以看到吹糖人的小贩肩挑挑子走街串巷,吹糖人是旧京城一个行业,制作时,小贩从铜勺里取出一点儿糖稀,放在沾满滑石粉的手上揉搓,防止粘连,趁热将糖搓成卵形,团成一个空膛的长球状,空膛的一端抻细,就形成了一根空心的小管子,如吸管,马上就用嘴对着管子的一头朝里吹气,双手立即在糖泡的另一头随手就拉捏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来。 |
泰山庙会 | 泰山庙会,滥觞于唐,定制于宋,鼎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 再兴于今日。泰山庙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庆贺神祇的圣诞,庆贺活动期间,香客游客云集,要吃,要住,要购,要娱,商贸服务和文化娱乐活动也随之出现,庙会也就逐渐变成了一项多功能的活动。 |
皮影戏 | 泰山地区的皮影戏多来自外地,主要节目有《三打白骨精》、《猪八戒背媳妇》等,多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 |
婚帖 | 泰安地区,在成婚的不同阶段,要用不同的婚帖。帖的式样,虽然有一定的格式,但使用起来的简有繁。不论怎样省略,中要住纲就可以了,何为纲呢?即主家的姓名、结婚日期、贺喜日子,只要明确这几点,其他文词都是些衬托。俗话说,“瓦匠怕垒角,铁匠怕打钉,木匠怕砍楔,先生怕写帖”。 |
传红柬 | 由媒人将男女两家说得毫无意见,双方愿结成亲,接着送订亲通知书。送订亲书,是比较简单的仪式。只有媒人送就可以了。它的目的是为“传红柬”;打下基础,免得送柬时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这里双方感到媒人费的心血不少,就送物或钱酬谢他(她)。 |
合婚 | 媒人一提亲事,男女两家先请位先生合婚,看这门亲事是否合适。民间合婚至今离不开12属相。 |
打抬 | 一般是两个人玩。每人有几根棍,先划两条横线,参加者可在两头线中间站好,都向空中扔棍子。落下来的棍子可朝线外打,只打一下,若将别人的小棍打出线去,就算赢了,如打不出去的,别人再打的小棍,谁打出去就是赢者。 |
打瓦 | 一般是两个人玩。每人有几根棍,先划两条横线,参加者可在两头线中间站好,都向空中扔棍子。落下来的棍子可朝线外打,只打一下,若将别人的小棍打出线去,就算赢了,如打不出去的,别人再打的小棍,谁打出去就是赢者。 |
射箭 | 弓箭很简单,都是自己用枝条弯一个弓,系根小麻线作为弓弦,箭头是用几根秫秸棒,顶端上头用槐子砸碎粘个小疙瘩,再插上一个破针头。这种游戏参加者大部分是儿童,射击目标一般往柴禾垛上,或树木上,也有的按指定的目标去射,这种游戏对儿童锻炼瞄准、勇敢、毅力大有好处。 |
挑扁担 | 也有称“骑扁担”的,是一种锻炼身体、增强勇敢和智谋的游戏。其方式:用一根长扁担,参加人数4至6人。开始前预备好三根不同的小棒,两根长的一根短的,然后用小棒抽,谁要抽着长的,谁就抬扁担,抽着短的就骑在扁担上。在骑扁担前都要订好规定,如抬着围场院转五圈或十圈,骑扁担的掉下来,算输,下来抬别人。其实骑在扁担上的人,故意搞些小动作,引人笑,有时还手舞足蹈、摇头晃脑,显得格外神气。而抬扁担的两个人,也故意东倒西歪地摇晃,恨不得把骑扁担的摇下来,自己为胜者,并也能骑在扁担上,让别人抬着显显威风。 |
掀碌碡 | 这种活动一般是青壮年的游戏,他们聚集在打麦场上比试。碌碡就是压麦子、豆子、高梁等农作物的园柱形石头滚子,重量大约在80至100公斤。比试中看谁的力气大,一个人一个人的掀碌碡跟斗,谁掀的多,谁是胜利者。碌碡游戏还有一种是用两腿夹住,接连不断地往后翻,这种玩法和用手掀的要求是一样的,参加人数不限,掀多者为胜。 |
驮人游戏 | 这种游戏也称为“骑人游戏”,就是一人骑在另一人的脖子上,两腿放下。来回驮多远,驮几趟,临时规定,凡驮不到地方或来回驮不到终点的就算输了。这样,参加者都愿骑在别人脖子上让人驮,不愿意去驮人。凡参加游戏的人,可采用猜宝的办法,谁输了谁驮人,赢了的就骑人。如按规定的路程驮不到便是输了,就挨罚,让输者学青蛙跳、学驴叫、牛、马、羊、鸡叫,也可学乌龟爬等。受罚的这些动作会引起人们的哈哈大笑。 |
民间香社与香客 | 泰山民间香社,源于汉唐,兴于宋代,至明清进入全盛时期。以碧霞元君和东岳大帝为主要朝拜对象的民间香社,是宋代中期以后出现的。“香火自邹、鲁、齐、秦以至晋冀”(《天咫偶闻》),所以不便组织到泰山朝拜者,则捐资在当地修建“泰山行宫”。 |
民间乐舞 | 泰安城乡每逢节日,是民间乐舞较为活跃的时候,踩高跷、耍龙灯、抬芯子、跑旱船、扭秧歌等热闹非凡,俗称“故事队”。 |
轻于鸿毛
更多传说 | ||||
---|---|---|---|---|
万仙楼 | 吕祖洞 | 白鹤泉 | 店小二写“山” | 步天桥 |
碧霞元君的传说 | 卧龙槐 | 泰山腰玉 | 岱宗坊的传说 | 仙人桥 |
鲁班修岱庙(三则) | 孤忠柏 | 虬在湾 | 天贶殿的传说 | 经石峪 |
香油湾和仙人影 | 仙泉 | 舍身崖 | 回马岭的传说 | 云步桥 |
拦住山 | 望人松 | 斩云剑 |
2009年,泰山风景名胜区发现高等植物1136种,植被覆盖率为78%,常绿乔木有银杏、油松、赤松、华山松、黑松、麻栎、栓皮栎、侧柏、花楸、白檀、刺槐、梓树等。泰山100年树龄以上的古树名木有34个树种,共有1万多株。如:“唐槐”、“汉柏”、“六朝松”。泰山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448种,其中以何首乌、黄精、杏叶参和紫草被誉为泰山四大名药。
泰山包括森林、灌草丛、草甸、湿地等生态系统。森林类型主要包括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泰山分布的油松天然次生林面积约700亩,是中国暖温带天然针叶林的典型代表,里面有较多的古老油松单株和群落。侧柏林多系天然次生林或人工林,其中林龄300年以上的古树愈万株。还分布着大面积以栎类为主的落叶阔叶林,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2009年,泰山有植物总计1858种,其中,低等植物446种;苔藓植物41科94属,242种5变种3亚种;蕨类植物13科19属38种2变种;种子植物120科532属1012种89变种12亚种9变形。泰山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07科401属762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3属4种,被子植物105科308属762种。
泰山风景名胜区野生动物主要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动物地理区的代表性类群,其中:哺乳类的动物25种;鸟类共有154种1亚种;爬行类12种;两栖类6种;陆生无椎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分布较广。陆生节肢动物也很多,包括蛛形纲、昆虫纲、多足纲等。昆虫共记录13目,150科,是山东省森林昆虫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已鉴定约900种。鱼类共有22种,隶属鲤科、鳅科、鲶科、银鱼科等12个科。*保护动物有16种,15种为鸟类,兽类1种。
岱庙游览区 | 岱庙位于泰安市城区北部,在南起旧泰城南门,北的岱顶南天门中轴线上。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呈长方形,面积为9.6万平方米。位于泰山南麓泰城中部,又名东岳庙、泰岳庙、岱岳庙,俗称泰庙,是古代祭岱的主要场所。主要景点有:遥参亭、岱庙坊、正阳门、汉柏院、唐槐院、配天门、仁安门、东御座、镇山三宝、秦泰山刻石、天贶殿、天贶殿壁画、岱庙碑林、岱庙八景、后寝宫、铜亭、铁塔、厚载门。 | 岱庙游览区 |
岱麓游览区 | 岱麓游览景区位于泰山与泰城的结合部,素有丽区之称。环山路东西贯穿虎山、王母池、关帝庙、金山、普照寺、五贤祠、三阳观、冯玉祥墓等众多景点。中溪、西溪在这里分别汇成虎山水库和黑龙潭水库。两个水库东西相对。岱麓向东延伸,有泰山农业观光带;向西延伸,有樱桃园、泰山旅游度假区。主要景点有:岱宗坊虎山公园、王母池、关帝庙、普照寺、五贤祠、三阳观、冯玉祥墓、樱桃园。 | 泰山风景名胜区 |
红门路游览区 | 红门登山路下起红门,上至南天门,为泰山的中轴线。古代帝王登封泰山,大多是沿这条路线盘桓而上,所以称为“御道”;善男信女朝山进香也是沿着这条路见庙就拜,所以又称为“神道”。七千级台阶可直达岱顶,文人墨客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题刻,又使之成为一条“古诗之路”、“书法之路”。从一天门离开人间闹市,一路攀登,经中天门,到达南天门,进入天庭仙界,所以这条路又是一条“通天之路”。主要景点:红门宫万仙楼斗母宫经石峪柏洞壶天阁回马岭中天门快活三里、云步桥、五大夫松、朝阳洞、对松山、十八盘。 | 红门路游览区 |
岱顶游览区 | 泰山南天门以上是岱顶,面积0.6平方公里。在泰山的整体空间布局中,岱顶是“天庭仙界”,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就是在岱顶筑坛祭天,以期实现天人沟通,祈求国泰民安。旭日东升、晚霞夕照、云海玉盘、黄河金带为泰山四大奇观,此外佛光、雾淞、雨凇等自然景观。主要景点:南天门、天街、碧霞祠、唐摩崖、玉皇顶、无字碑、日观峰、瞻鲁台、仙人桥、月观峰、丈人峰。 | 泰山风景名胜区 |
后石坞游览区 | 卫浴泰安市泰山区泰山景区玉皇顶东北部,坐落于玉皇顶正北。景区自古有“奥区”之称。主要景点:尧观顶、姊妹松、卧龙松、卧虎松、元君庙。 | 后石坞游览区 |
天外村路游览区 | 泰安天外村位于西溪谷口,大众桥西侧,为西路登山之始,占地总面积3.5万平方米。天外村路,旧称“西路”,是一条上山的游览公路。从天外村天地广场出发,沿西溪而上,一路途经黑龙潭水库、建岱桥、白龙池、黑龙潭,到达竹林寺。竹林寺西去登扇子崖、傲徕峰,北去望龙角山、九女寨。从黄溪河,上达中天门与红门登山路汇合。盘路全程13公里,乘游览车需30分钟。主要景点:天地广场白龙池黑龙潭瀑布竹林寺、扇子崖。 | 泰山风景名胜区 |
桃花源路游览区 | 桃花源地处泰山西北,是通往岱顶的西大门。从桃花峪口入山,游览公路沿谷底而上,全程10余公里。元代泰山道人张志纯赋诗曰:“流水来天洞,人间一脉通,桃源知不远,流出落花红。” 桃花源溪水中有泰山特产——赤鳞鱼,清时曾作贡品。主要景点:元宝石、彩石溪、一线泉、猴愁峪、一线天。 | 泰山风景名胜区 |
天烛峰路游览区 | 天烛峰景区地处泰山玉皇顶东北,是通往岱顶的东大门。登山路进山口距泰山火车站约20公里路程,是泰山常规登顶路中较为原始和古朴的路线,也是自然景观最美的一条路,代表了泰山自然景观的*。从泰安乘车沿泰佛路东北行,至艾洼村,从天烛胜景坊进山。穿过古栗树林,经会仙峪,沿陡直石阶路上去,便是仙鹤湾。溪在石湾里流淌,流出仙鹤的模样。跨溪又上,手拉铁链,登上好汉坡,攀登小十八盘,见两峰夹峙,中间建起望天门。望天门北侧是山呼台,下临万丈深渊,面对大天烛峰。主要景点:会仙峪、仙鹤湾、小十八盘、天烛峰。 | 泰山风景名胜区 |
玉泉寺游览区 | 玉泉寺位于岱顶北,玉泉寺坐落于泰山之阴、大津口乡,从泰安城沿泰佛路至玉泉寺约20公里,直线距离为6.3公里,占地两万多亩。玉泉寺又名谷山寺、佛爷寺,始创于北魏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金、元两代又多次重修扩建,明清两代鼎盛时僧侣达到百余人。古寺院内有泰山地区*古银杏树。主要景点:大雄宝殿、一亩松、西佛脚。 | 玉泉寺游览区 |
泰山灵岩寺 | 泰山灵岩寺,坐落于泰山西北麓,位于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境内。北距济南45公里,南离泰安25公里,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设灵岩寺出口)在其侧穿过。灵岩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历史。该寺自唐代起就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灵岩寺,现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全国首批4A级旅游区。 | |
泰山普照寺 | 泰山普照寺位于岱麓凌汉峰下,寺院面积6150平方米。普照寺取“佛光普照”之意,传为六朝时建,后历代皆有拓修。寺院以大雄宝殿、摩松楼为中轴,形成三进式院落。两侧配以殿庑、禅房和花园等。六朝松,状如华盖。松旁为筛月亭,每当皓月当空,松下银灰万点,如同筛月,故名。亭中有方形石桌,敲击发钟磬之声,且四角及中间音色有别,名五音石。亭北为摩松楼。筛月亭联:“曲径云深宜种竹,空亭月朗正当楼”。冯玉祥先生隐居泰山时,以泰山习俗和民生疾苦为题材,写了很多白话诗,自称“丘八诗”,由赵望云配以漫画,刻制成碣,立于院中。后尽毁,现已重刻。后院为菊林院,有松一株,,清代光绪年间何焕章游山至此,题一品大夫。后院正房与摩松楼相接,额题“菊林旧隐”曾为康熙初年元玉僧居所。现辟为纪念馆。楹联为:“松曰好青,竹曰好绿;天吾一砖,地吾一瓦。” | 泰山风景名胜区 |
泰山竹林寺 | 在泰山西溪谷中,黑龙潭的上边,今长寿桥东北,原来有一座寺,叫竹林寺,又名悬云寺。向有“小径沿山,清流夹道,蟠曲羊肠,景随步换”之誉。据说竹林寺是泰山古刹,建修年代无考,自唐以后屡兴屡废。据记载,竹林寺元代元贞年间元代名僧法海重修。至明,高丽名僧满空拓建,寺又趋兴盛。后竹林寺在一场火灾中焚毁,现又在原址上仿唐代风格重新修建。 | 泰山竹林寺 |
玉泉寺 | 玉泉寺位于岱顶北,直线距离为6.3公里,山径20余公里。有公路与泰城相通。寺东南有莲花峰、香炉峰、周明堂故址、天井湾;西为摩天岭;南临卖饭棚子;北依返倒山、长城岭。玉泉寺由北魏僧意所创建,金代又有僧善宁重建,元代僧普谨增建七佛阁,后屡兴屡废。古时山民曾在山谷内拾到罗汉像,因名佛峪、佛谷。又因南有谷山,东有玉泉,又名谷山寺、谷山玉泉寺,俗名佛爷寺。今遗址内存碑碣10块,周围有千年古栗树20余株。院内原有大雄宝殿,中祀释迦,侧立十八罗汉,四周有壁画。正殿祀唐初政治家魏征等。“文化大革命”中毁,今为玉泉寺景区立新林场驻地。 | 泰山风景名胜区 |
岱庙 | 岱庙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称东狱庙或泰山行宫。位于泰安市区北,泰山南麓。它是泰山*、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把泰山神的地方。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之载。唐开元十三年(725)进行增修,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再次进行扩建,据《重修泰岳庙记碑》所载,时有“殿、寝、堂、阖、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八百一十有三楹。”金代部分建筑被毁,元时又有增修,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庙内大部分建筑遭到焚毁,清代再次修缮。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 | 泰山风景名胜区 |
十八盘 | 泰山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1827级,占地8平方公里,是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十八盘在对松山北。高阜之上,双崖夹道,旧称云门,今名开山,为清乾隆末年改建盘道时所辟。十八盘自此而始。开山北为龙门,旧有龙门坊,后毁。西岩有清道光年间魏祥摹刻狂草“龙门”大字。坊址东为大龙峪。前为新盘口。明万历年间,参政吕坤跨涧建渡天桥,并顺龙峪上源修新盘道,直达碧霞祠南神门,登岱顶者上下为方便。桥与盘道均毁于清乾隆年间。新盘口北两山陡立,东为飞龙岩,西为翔凤岭,中有一线天,名石壁谷。谷中上有南天门,下有升仙坊,由十八盘相连。南天门恰处于谷口,是泰山古建筑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以人工之力突出和美化自然环境的典范,是泰山的重要标志物之一。石壁谷两侧有“天门长啸”、“层崖空谷”、“天门云梯”、“如登天际”诸刻。泰山有3个十八盘之说。自开山至龙门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为“不紧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门为“紧十八”,共计1630余阶。“紧十八”西崖有迎客佛。十八盘岩层角70至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离内升高400米。 | 十八盘 |
碧霞祠 | 位于岱顶,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祠宇,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祠以山门为界,分内外两院,内院正殿供奉碧霞元君铜像,铜瓦覆顶,东西配殿铁瓦覆盖。 | 泰山风景名胜区 |
天街 | 泰山天街是指南天门向东到碧霞祠一段街道,全长约一华里。南天门向北的一段路,约有100米,称为北天街。进了南天门再上两层台阶就是天街,天街自古以来就似悬在天上的一条街市。在长约千米的天街上布满了宾馆、饭店、商铺。据记载,天街从清代就开始繁华,当时的一些店铺老板用实物作为招牌,如“棒槌”、“木碗”、“鹦鹉”等。天街石坊向东路北,为乾隆行宫及唐代文学家苏源明读书处旧址。街北侧均为以后改建的仿古建筑,街南面筑起了一条长长的石栏,游客凭栏观看泰城夜色。天街—天上的市街还是国内十大特色市场之一。这里的商号历史上就有以实物作标志的传统,有笊篱家、葫芦家、双斗家等等。 | 泰山风景名胜区 |
舍身崖 | 舍身崖位于日观峰南,又名爱身崖。三面陡峭,下边就是深渊。古时常常有人祈求神灵,显其诚心,跳崖献身,以求神灵祛父母病灾。明万历初年巡抚何起鸣为防这种无谓之死在崖侧筑墙阻拦,又把这里更名为爱身崖。清康熙年间又有知泰安州事张奇逢重修围墙,而且派更夫守护。1965年在围墙南端开了一个圆门并顺崖畔建了凭眺石栏。崖上有一块巨石,高约3.3米,石旁大书“瞻鲁台”,又称幡杆石。传说孔子曾登上这里遥望鲁都曲阜。石上有1983年赵朴初题的“造化钟神秀”、周而复题“烟横云倚”等题刻。石东北有平坦巨石在悬崖边上,称为可止台,上边有宋代政和年间题名。崖南壁半腰有石龛造像,内雕文殊骑狮,疑为北宋造像。左侧3米处有“元二年(1087年)禹城县、应王府、雍丘县、郓城衡政”等题刻;右侧5米处有题刻“入内内侍省内侍高品皇甫继明、入内内侍省内两头供奉官周德政、右司谏直史李迪”等。 | 泰山风景名胜区 |
长寿桥 | 泰山黑龙潭上,有一座东西向的桥。桥是朱红色。人走在上面可以看见潭的景色。这便是长寿桥。 | 泰山风景名胜区 |
泰山幽区 | 指中路旅游区,是最富盛名的登山线路,自登山盘路的起始点一天门经中天门至南天门,全长5.5公里,几乎全为盘路,共有6290级台阶。主要景点包括岱宗坊、关帝庙、一天门、孔子登临处、红门宫、万仙楼、斗母宫、经石峪、壶天阁、中天门、云步桥、五松亭、望人松、对松山、泰山梦仙龛、升仙坊、十八盘等。 | 泰山幽区泰山幽区 |
泰山旷区 | 指西溪景区,是登山的西路,自大众桥起有一条盘山公路,可以直达中天门。除此之外,还有一条登山的盘路。旷区主要的景观有:黄溪河、长寿桥、无极庙、元始天尊庙、扇子崖、天胜寨、黑龙潭、白龙池等。 | 泰山旷区泰山旷区 |
泰山妙区 | 自泰山幽区一路拾级而上。过了十八盘,登上南天门,就进入了泰山妙区,即岱顶游览区。妙区的主要景观有:南天门、月观峰、天街、白云洞、孔子庙、碧霞祠、唐摩崖、玉皇顶、探海石、日观峰、瞻鲁台等。 | 泰山妙区泰山妙区 |
泰山奥区 | 是以后石坞为中心的景区,由妙区——泰山极顶往后山乘索道可达。奥区的主要胜景有:八仙洞、奶奶庙、独足盘、天烛峰、九龙岗、黄花洞、莲花洞、尧观台等,还有鸳鸯松、卧龙松、飞龙松、姊妹松、烛焰松等。 | 泰山奥区泰山奥区 |
泰山丽区 | 即泰山山麓及泰城游览区。其主要景观包括:双龙池、遥参亭、岱庙、岱宗坊、王母池、关帝庙、普照寺、五贤祠、汉明堂、三阳观以及不断开辟的新景观等。 | 泰山丽区泰山丽区 |
泰山秀区 | 主要包括桃花峪景区、樱桃圆景区,在泰山的西麓。有一条索道直通主峰。樱桃圆则离城不远。秀区是泰安人假日休闲的好去处。桃花源景区主要景点有:三岔涧、猛虎沟、彩带溪、后寨门、吴道人庵、谷口。 | 泰山秀区泰山秀区 |
东御座 | 东御座为清乾隆皇帝在泰山的*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行宫 |
历代碑刻 | 历代碑刻陈列位于(东环廊),建筑面积约300m2,内有张迁、衡方、双束等汉唐名品,是岱庙碑刻主要集中地之一。 |
历代石雕 | 泰山,素以悠久的历史文化蜚声中外,在其周围遗存有大量的绚烂多彩的历代石雕作品。这些石雕源远流长,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显示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泰山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
汉化像石 | 泰山一带是山东四大画像石集中区域之一。上个世纪60年代,在大汶口、肥城等地陆续出土了一批画像石。这些画像石图案工整,造型生动,在内容上取材广泛,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
齐长城遗址 | 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修筑的军事防线。始建于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 ,经齐灵公、齐威王不断增修,至齐宣王时基本完成。泰山地区的齐长城,分长清段、肥城段、泰安段、莱芜段。 |
古建筑遗址 | 包含周明堂遗址、登封台遗址、社首山遗址、烽火台遗址、汉明堂遗址等等。 |
农民起义遗址 | 赤眉军起义遗址、黄巢寨遗址、姜博士起义遗址 |
古城遗址 | 羊祜故城遗址、赵家泉古城址、古博城遗址、文姜城遗址、城子县遗址 |
文化遗址 | 智人化石遗址、大汶口遗址、柳杭遗址、汶阳遗址、龙门口遗址等等。 |
古墓葬 | 山口王坟、东夏村古墓、高庄战国墓、满庄汉王侯墓、角峪苏庄王坟、张良墓等等。 |
近现代遗存 | 长寿桥、烈士祠、大众桥、徂徕山起义遗址、盘龙山起义遗址、汪洋台等等。 |
石窟造像 | 黄石崖造像群、莲花洞石窟造像、玉函山石窟造像、王泉摩崖造像、大佛寺石窟造像、千佛崖造像、阴佛寺石窟造像等等。 |
印章、砚 | 东汉铜印章2件、明雕八卦十二生肖河图洛书端砚、宋陶砚、清高南阜端砚、清五岳真形图紫石砚。 |
字画、碑帖 | 蓝涛设色西湖八景画册、董其昌题跋画册画册、冯玉祥对联、明仿吴道子设色山水人物图、明仿赵孟頫山水人物图、明观音出像普门品经一函、清天宁寺石刻五百大阿罗汉记、唐三藏圣教序拓本等等。 |
竹木漆雕 | 明象牙镂雕八仙庆寿纹笏、沉香狮子、清泥金胆雕漆莲花梵文净水碗、明竹雕麻姑献寿像、明竹雕弥勒佛、明竹雕人物笔筒、清铁梨木雕福禄寿星。 |
铜器、银器 | 西周饕餮纹铜方盘、春秋鲁侯三足铜鼎、春秋鲁侯铜、春秋商丘叔铜、清铜铸五岳真形图烛台、清铜铸五岳真形图方瓶等等。 |
石器、玉器、珐琅器 | 石叶器、滑石勺、温凉玉圭、清泰山天仙圣母碧霞元君之印、战国玉璜、唐壁虎纹玉璧、铜胎画珐琅饕餮纹香炉等等。 |
陶器、瓷器 | 八角星纹彩陶豆、白陶双鼻罐、白陶单把杯、隋青瓷舍利塔、隋青釉蹲猴龙柄盘口壶、元钧窑斑彩三足炉等等。 |
泰山龙袍 | 在岱庙东御座内陈列着一件泰山龙袍,龙袍尺寸大,泰山龙袍身高2.2米,他的袖子长达4.4米,袖肥1.1米,下襟宽达2.3米。明黄色的缎面上用金线绣织了十团龙,象征十全十美。它是清朝的乾隆皇帝进献给泰山神的。 |
馆藏善本古籍 | 岱庙馆藏古籍近4万册,大多为馆内旧藏,部分为征集的社会流散。根据国家善本书标准(乾隆以前),从中遴选出550余套,其中经部66种,史部138种,子部114种,集部215种,丛书24种。对于价值较高的地方文献年代适当下延,遴选为善本。珍稀善本有明万历御赐《道藏》、明版《书史纪原》。 |
泰山景区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地级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峰,在泰安市城区北,东经117°6′,北纬36°16′。贯穿山东中部,主脉,支脉,余脉涉及周边十县。泰山主峰玉皇顶,高程数据:1532.7米。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泰山南麓发生山前断裂,所处的盆地下沉,而北麓大幅度抬升,形成了如今泰山巍峨高耸的雄姿。泰山花岗岩、科马提岩、三大断裂,还有人们熟知的“稳如泰山”、“醉心石”无不显示着泰山在地质、地貌上的神奇。缘于泰山地层的清晰。
泰山风景名胜区属暖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季较干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冷而少雪,全年平均气温13℃。每年4-11月是*旅游季节。
垂直变化明显。山下1月均温-3℃,山顶为-9℃,山下7月均温26℃,山顶为18℃;年降水量随高度而增加,山顶年降水量1132毫米,山下只有722.6毫米。山下四季分明,山顶三季如春,春季风沙较大,泰山冬季较长,结冰期达150天,极顶*气温-27.5°C,形成雾凇雨凇的景观。
泰山风景名胜区的山地是山东丘陵中*大的中山山地,地层为华北地台典型基底和盖层结构区,南部上升幅度大,盖层被风化掉了,露出大片基底——泰山杂岩,即太古界泰山群地层,其*年龄25亿年左右,是中国最古老的地层之一。北部上升幅度小,盖层保存着典型的华北地台上发育的古生代地层。
泰山地貌分为冲洪积台地、剥蚀堆积丘陵、构造剥蚀低山和侵蚀构造中低山四大类型,在空间形象上,由低而高形成多种地形群体组合的地貌景观。泰山位于华北大平原的南北通道与黄河中下游的东西通道交叉枢纽之侧。
泰山国际旅游文化登山节
中华泰山封禅大典
东岳庙会
泰山冠军登山赛
中华泰山成人礼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