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变更公告。
网站域名变更公告。
广东美术馆
广东美术馆于1997年11月28日落成开馆,位于风景优美的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馆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馆内展区8000平方米共有12个展厅以及户外雕塑展示区,可同时或分别举办大型展览和不同题材的展览;拥有恒温恒湿设施、永久性保存艺术作品和珍贵文献的500平方米画库;设有对社会公众开放的1300平方米的美术人文图书馆,主要收藏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相关的专业图书及文献资料近4万册,常年对国内外学者和艺术爱好者提供阅览服务;拥有三百座席、可同步传译的现代化多功能学术厅,用于学术交流和影视播放;设有400平方米的艺术培训中心以及配套的画廊、西餐厅、茶馆、美术图书店、工艺品店等对外综合服务设施。 广东美术馆是按现代多功能目标规划建设的造型艺术博物馆,是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具有收藏、研究、陈列展览、教育、交流、服务六大功能。坚持以“近现代沿海美术,海外华人美术,中国当代艺术”作为学术研究和收藏的方向,在展览策划、研究、收藏,以及编辑出版等方面,坚持以自觉自主的学术意识和独立的策展风格,以开放、多元的学术态度,既注重现代美术的历史性研究和梳理,也重视当代艺术的当下性参与和构建,把历史与当下、本土与国际的多元、多彩的文化现象和艺术走向一一呈现给广大观众。在关注广东本土艺术家,为广东美术做好历史积淀的同时,以强烈的史学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曾先后策划、研究、挖掘、整理了黄少强、谭华牧、梁锡鸿、 赵兽、石鲁等个案专题展览和课题,也组织策划了“毛泽东时代的美术(1942-1976)”、“抗战中的文化责任——西北文物考察团六十周年(1940-1945)纪念展”、“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等大型历史性研究专题展览活动。对国内外摄影艺术作品给予了前瞻性的关注,率先进行了摄影作品收藏,设立了“沙飞摄影奖”,梳理了中国现当代摄影的发展走向。在国际国内构建起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呈现和交流的平台,积极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建设和发展,策划了“广州三年展”、“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等自主学术品牌,并渐渐树立起广东美术馆的国际品牌形象。致力于国际文化交流,努力实现与国际同行在学术理念等软实力的对接、对话。通过“请进来”,引进了如“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展”等国外艺术精品,为国内观众打开国际文化视野;同时也“走出去”,自2007年至2009年,自主策划的品牌项目“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先后在德国法兰克福、斯图加特、柏林、慕尼黑、德累斯顿,英国爱丁堡,美国纽约等地巡展,深受好评。在收藏方面,12年来共收藏艺术作品(含摄影作品)3.6万件(套),逐渐形成了系列化的20世纪以来广东美术收藏、序列性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专业性等中国摄影及影像收藏、专题性等中国现代版画收藏、特色性的中国现代陶艺收藏、学术性的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资料收藏等藏品特色。在“服务社会、普及教育、提高素质、共享共赢”的理念下,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政策优惠、导览服务、教育培训、艺术下乡、走进校园、公共教育、开设分馆、业务拓展、媒体传播等途径全方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广东美术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内设机构13个,在职员工120人(其中聘用人员61人)。
开馆时间:AM9:00——PM5:00
逢星期一闭馆,节日期间照常开放。
馆址:广州市二沙岛烟雨路38号机关服务中心
广东省文化厅机关服务中心担厅机关的后勤服务工作。
受厅委托,管理厅机关的国有资产和山区文化人才培训基地文兴楼。
文兴楼有学员宿舍40间,有配备25台电脑和网络专线以及课件服务器的多功能电脑课室和多媒体教室各1间。以及琴房、排练厅、会议室等。文兴餐厅可同时供120人进餐。除培训外,文兴楼还负责为山区市、县文化局来省厅办事、演出以及省直文化单位的专家、学者、艺术家聚会,就近提供经济实惠的食宿与场所。
邮编:510080 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701号
(一)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关于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拟订全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管理文化艺术事业,协调、指导艺术创作和生产,扶持代表性、示范性、实验性文化艺术品种,推动各门类艺术的发展,管理全省性重大文化活动。
(三)推进文化艺术领域的公共文化服务,引导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指导省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四)指导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负责对文化经营活动进行行业监管,对从事演艺活动的民办机构进行监管。
(五)促进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协调指导动漫和网络游戏相关产业规划、产业基地、项目建设、会展交易和市场监管,负责文艺类产品网上传播的前置审批工作,按分工管理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监管网络游戏服务。
(六)指导、管理社会文化事业,指导图书馆、文化馆(站)事业和基层文化建设。
(七)组织协调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指导和管理文物、博物馆事业,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普及工作,指导、协调全省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管理工作。
(八)指导、管理文化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九)指导文化艺术、文化科研工作和文化艺术教育工作。
(十)承办省委、省政府和文化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一)广东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广东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处级,为省人民政府直接领导的行政执法部门,具体委托省文化厅管理。经省人民政府依法定程序批准并公告后,集中行使省文化厅、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省新闻出版局有关文化市场管理的行政处罚及相关的监督检查、行政强制职责;指导、监督全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组织协调重大执法任务及跨区域执法工作;协调指导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承担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其编制和领导职数另行核定。
(二)广东省文物局为省文化厅直属行政单位,正处级。负责指导、管理文物保护工作,协调解决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全省文物、博物馆事业;指导、管理全省考古工作;组织、协调重大文物保护和考古项目的实施;负责全省文物和博物馆有关审核、审批事务及相关资质资格的认定、管理工作;指导全省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管理工作;参与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核定行政编制13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2名。
(三)动漫和网络游戏管理的职责分工。省文化厅负责动漫和网络游戏相关产业规划、产业基地、项目建设、会展交易和市场监管。省广播电影电视局负责对影视动漫和网络视听中的动漫节目进行管理。省新闻出版局负责对出版环节的动漫进行管理,对游戏出版物的网上出版发行进行前置审批。
省文化厅机关行政编制70名。其中:厅长1名、副厅长4名,正处级领导职数9名(含直属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副处级领导职数14名。
为了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方便公众快速、准确地查找广东省文化厅依法公开的政府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制定本指南。
一、信息分类和编排体系
本机关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主动或依申请公开下列各类政府信息:
(一)机构设置及职能
主要包括:本机关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能情况;机构领导及分工情况;内设机构设置及职能情况。
(二)规范性文件
主要包括:以本机关名义发布或者本机关作为主办部门与其他部门联合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等。
(三)规划计划
主要包括:涉及本机关的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
(四)业务工作
主要包括:本机关各项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等。
(五)其他
主要包括:本机关重要会议、活动的主要情况;人事任免事项;本机关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录用计划、程序、结果等,以及本机关职责范围内依法应当公开的其他信息。
为方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查询本机关主动和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本机关编制了《广东省文化厅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本机关在编排以上各类政府信息时,按照业务和信息类别,划分为1-3级类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在广东省文化厅网站()上查阅该《目录》,也可以到广东省文化厅一楼(地址:广州市水荫四横路32号)查阅。
二、获取形式
(一)主动公开
本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范围,详见《目录》。
●公开形式
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主要采取政府网站网上公开形式。本机关网上信息公开网址为:
本机关还将采用以下辅助方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1.通过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和报纸、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2.本机关在广东省文化厅一楼设有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和电子屏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到该查阅点查阅本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
●公开时限
本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自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1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依申请公开
除本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本机关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机构(见本《指南》第三条),负责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本机关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提出申请
向本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应当填写《广东省文化厅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见附件1)。《申请表》可以在受理机构处领取,也可以在本机关网站上下载,复制有效。
申请人对申请获取信息的描述请尽量详尽、明确;若有可能,请提供该信息的标题、发布时间、文号或者其他有助于本机关确定信息内容的提示。
本机关暂不受理通过信函、电报、电话、传真、短消息等方式提出的申请,但申请人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相应的服务业务。
●申请处理
本机关收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后,根据需要,通过相应方式对申请人身份进行核对。
本机关收到申请后,将从形式上对申请的要件是否完备进行审查,对于要件不完备的申请予以退回,要求申请人补正信息。
对申请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本机关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答复,详见本机关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流程图(见附件2)。
本机关办理申请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时,能够当场答复的,将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确需延长答复期限的,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延长答复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并告知申请人。
●收费标准
本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的收费标准依照国家物价与财政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收取的费用全部上缴财政。
农村五保户供养对象、城乡居民*生活保障对象,以及领取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凭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有效证明,经本人申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务公开处审核,可以免收相关费用。
三、受理机构
本机关依申请公开受理机构为广东省文化厅窗口办文室。
地址:广州市水荫四横路32号,邮编:510075
办公时间:8:30-12:00,14:00-17:30(节假日、公休日除外)。
方健宏,1957年出生,广东惠来人。197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1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第十届中共广东省委委员。
1973年参加工作后历任惠来县前詹公社团委副书记;惠来县前征农场场长兼党支部书记;省委办公厅综合处副科长、科长;省委领导秘书;省委办公厅综合处副处长;花都县县委副书记兼县政府党组副书记;省委办公厅综合处处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文化大省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汕头市委副书记兼市委党校校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等职。2007年4月任广东省文化厅党组书记。2008年3月任广东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杜佐祥 ,1953年出生,湖南华容县人。197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
1972年入伍后历任广州军区守备七团战士、班长、干事;广东省军区政治部干事;广州军区政治部干事;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副团长;广州军区政治部体育工作队政委、党委书记;广东省文化厅办公室副主任、主任,艺术处处长。2000年9月任广东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程扬,1962年出生,海南琼海人。198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11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中山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1979年11月入伍,历任汽车第47团文书、助教、班长、排长、军务股保密员、参谋,广州军需仓库政治处干事,广州军区政治部合群大厦公关部经理、政工科长,广州军区政治部企业管理局秘书,广州军区干部部预备役干部处干事;1992年转业后历任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干部调配任免(青干)处科员、副科级干部、正科级干部,省委组织部干部培训处副处长、干部二处副处长、调研员、组织部干部培训处处长;2005年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校(院)委委员;2011年4月任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马新民,1953年11月生,陕西绥德人,本科学历,1969年3月参加工作,197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5年参加工作后历任乌鲁木齐军区司令部作战部一处副处长;新疆军区司令部作战处作战科科长;兰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第二秘书处处长;兰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秘书处正团职秘书;兰州军区司令部直属工作部副部长;广州军区司令部编研室副师职参谋;广州军区司令部动员部副部长;广东省惠州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员等。
杨树,1964年出生,福建仙游人。199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
1986年参加工作后历任湖南日报社记者、编辑,广东省文化厅艺术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广东省文化厅办公室(加挂文化产业与法规处牌子)副主任、主任。2009年9月任广东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杨伟时,1955年出生,广东普宁人。 1985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11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
1975年参加工作后历任广东省中山图书馆采编部副主任;广东省文化厅人事处副科级干部、正科级干部;广东省文化厅办公室副主任,期间参加省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任省驻仁化县社教工作队队长;挂职任广东省台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广东省文化厅监察室主任,兼任省文化厅纪检组副组长;中共汕头市达濠区委副书记(正处级);广东省文化厅人事处(挂教育科技处牌子)处长等职。2010年11月开始任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凌曲刚,1956年出生,广东吴川人。197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文学学士。
1974年参加工作后历任广东吴川县委宣传部干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主任记者、广东记者站副站长,广东省纪委副处级纪检监察员,省纪委宣教室正处级副主任,省纪委副厅级纪检员、监察专员,省纪委宣传教育室副厅级主任等职。2011年1月任广东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纪委、省监察厅派驻省文化厅纪检组长、监察专员。
王业群,1951年出生,湖北黄陂人。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参加工作。大学专科学历。
1968年入伍后,历任副班长、班长、排长、司令部参谋、副连长。1975年退伍,先后任广东省电影公司行政科总务、人事科副科长 、宣传科科长、公司副经理、培兰广告创作所主任、广东省文化厅电影处副处长、办公室主任、文化市场处处长、助理巡视员。
苏桂芬,1953年出生,广东广州人。 197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5月参加工作。大学普通班学历。
1972年参加工作后历任中学教师;广州市文化局宣传科、落实政策办公室、社会文化科、文物处干部;广州市文化局文物处副县级干部;广州市文化局文物处副处长(正县级);广州市文化局文物处处长:广东省文化厅文物处处长,兼任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广东省文物局(挂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牌子)局长等职。2007年9月任广东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巡视员。
胡振国,湖北潜江人,1960年6月出生,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曾任深圳市委办公厅综合处副处长,市政府外事办国际交流处副处长,1999年9月任深圳市外事办秘书处调研员、出境管理处处长,市外事(侨务)办出境管理处处长、新闻文化处处长,2008年10月任省委外宣办(省府新闻办)副主任。2010年3月任副厅级干部、省文化厅党组成员,4月任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局长。
根据上述职责,省文化厅设8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文电、会务、机要、档案、协调、督办等机关日常工作;承担信息、保密、信访、政务公开和建议提案办理等工作;负责机关和指导直属单位的安全保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组织开展重大调研活动;拟订文化艺术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承办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
(二)艺术处(教育科技处)。
协调艺术事业发展的结构和布局;协调指导艺术创作、艺术生产和重大文艺活动;指导文化艺术教育和科研工作;监督艺术考级活动。
(三)文化市场与产业处。
指导文艺演出、文化娱乐、互联网文化、动漫(不含影视动漫和网络视听中的动漫节目)、文化艺术品等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承担文化市场经营项目及活动(含涉外、涉港澳台商业演出)的审批审核工作;对从事演艺活动的民办机构进行监管;扶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协调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督促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推进文化产业信息化建设;参与管理文化会展活动。
(四)社会文化处。
指导群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未成年人文化和老年人文化工作;指导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事业;协调全省性重大社会文化活动,指导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协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和古籍保护工作。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处。
管理、协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组织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承办*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的申报与评审工作;组织实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普及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的档案及数据库;协调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承担民俗文化的研究和整理工作。
(六)文化交流合作处。
指导、管理文化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组织大型涉外文化交流活动;承办涉外、涉港澳台文化艺术交流项目的审批审核工作;协调与外国驻粤领事馆的文化联络工作及办理有关文化事务。
(七)计划财务处。
管理文化、文物事业经费;指导文化系统财务工作;负责文化审计和统计工作;负责机关和指导直属单位的基本建设、国有资产、政府采购等工作;负责公共文化设施拆除或改变功能、用途的审核工作;指导省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八)人事处(与直属机关党委办公室合署)。
负责机关和指导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机构编制、劳动工资、培训、党群、计划生育和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推动文化系统文化体制改革;组织文化艺术系列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广东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省份,由大陆和众多岛屿构成,北依五岭,南临南海,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向腹部倾斜。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河道纵横。全省土地面积17.7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不计海岛线)长3,368公里,主要河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2002年末,全省户籍总人口7649.29万人。除汉族外,境内居住的少数民族有瑶、壮、回、满、畲、黎、苗等42个民族,人口约占全省的1.42%。
全省现辖2个副省级市、19个地级市、23个县级市、45个县(其中3个自治县)、54个县级区和1,529个镇、26个乡、7个民族乡、351个街道办事处。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文化事业日益蓬勃发展,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1995年启动南粤锦绣工程、1998年实施省人大山区文化建设议案以来,全省共投入10.08亿元,完成950个工程项目,其中新(扩)建市级群艺馆6个、图书馆6个、博物馆4个、剧团3个,县级文化馆43个、图书馆33个、博物馆37个、剧团32个、乡镇文化站786个,大大改善了山区文化设施。2002年底,省委正式提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任务。2003年9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广东省文化大省建设工作会议,把全省的文化建设推向新阶段。
1995-2002年,广东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60.41亿元(不含基建部分)。8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建成一批投资规模大、设备先进的现代化文化设施,在全国引人瞩目。全省现有文化事业机构2,427个(不含电影事业,下同),文化队伍22,570人 ,初步形成艺术创作演出、群众文化、公共图书馆、电影发行放映、文物博物、文化市场等骨干网络;形成以国家办文化为主导、社会办文化为基础的广东文化新格局。
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省文化产业总产出67.4亿元,占全国文化产业总铲除的13.58%,居全国首位。广州交响乐团为全国三大乐团之一,广东实验现代舞团为国际知名舞团。已建或在建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有省博物馆新馆、星海音乐厅、深圳音乐厅、东莞大剧院等。山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跃居全国先列。在全国社会文化*奖——“群星奖”评选中,我省连续两年获得总成绩和金奖数全国*。全国乃至亚洲*水下考古基地设在我省。1997、2000、2001年均有项目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广东音像城2002年销售额达到16亿元,占全国批发量的70%。连续五年对外文化交流进出文化团体的总批次和总人数均为全国之首。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