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太空总署的总工程师希坎姆在他退休以后写了一本自传《十月的天空》。在这本书中,他说他之所以能够从贫穷的煤矿小镇学校脱颖而出,拿到西维琴尼亚州科学展览的第一名,跟他的母亲有关。
他当年為了研发比较有效的炸药,使火箭飞得高一点,曾经把他们家的热水炉给炸掉了,他当时非常紧张,以為一顿「竹笋炒肉丝」跑不掉了,害怕得不敢回家。
当他饿得受不了,硬著头皮回家时,想不到他的妈妈居然没有骂他,只跟他说:「我早就告诉你父亲这个热水炉要换了,他都不听,现在他必须要买一个新的了。」他听了非常感动,决定一定要将火箭发射成功来报答他妈妈,他母亲的态度改变了他的一生。
如同以上故事,父母告诉子女何谓良好的价值观,并且在生活中身教示范,就是所谓言行合一,对於孩子未来的人生态度皆有莫大影响。尤其,想要子女对於花钱、投资、捐献的方式和标的有所深思,你就需要在这些价值观上确实以身作则,立下榜样。
所以购物时,如果你只挑有名的设计师品牌,还带子女去最高级的精品店,就等於是在教导子女:他们不必练习做理财决策。
假如,父母对於自己本身的消费行為想要刻意放纵(假如偶尔想要奢侈一下,到百货公司血拼),但又不希望对子女有负面影响,有违培养子女节制消费的期望,则应如何填补两者间的落差呢?此时,父母应从检视自己所要血拼的產品著手,试问自己是否可以延迟购买,并与孩子开诚布公地讨论。
例如:他可以对他12岁大的孩子说:「小毛,新的Wii明天就要在网路发售了。我们可以在今天以较贵的价格订购,或是等几个月后在加乐福量贩店买。虽然我真的很想得到它,可是,想想还是应该等一下,看看是不是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我们还可以把其中的差价捐给育幼院。」
透过种种的教导,父母可以让孩子明白,想要一件东西,并不是就应理所当然立刻拥有它,因為它会伴随著责任和选择。父母对所购买的物品愈能节制,你的子女对自己在财务方面的选择,意识也会愈高。消费在本质上不是件坏事,只是要确保它对子女价值观所造成的可能影响。
美国有个不光彩的小秘密,那就是父母都想要子女学会负责财务的习惯,可是能以身作则的比例却出奇的低,而且这个情况正在恶化中。
在1999年,美国家庭的平均负债超过7500美元。55%的美国父母未缴清每个月的信用卡帐单;只有45%的父母能遵守预算;而每8对父母就有1对表示他们的工作退休準备金為0。难怪对许多父母而言,要為子女在金钱事务上以身作则,并成為其导师这个想法,简直难以啟齿。
而近年来台湾的卡债族人口激增,债务本身除对家庭有排山倒海的经济压力外,其中亦不乏為人父母,对其下一代的理财教育,势必也有负面示范效果,若未能妥善处理,恐怕无法跳脱世袭的贫穷困境。
理财教育是生存教育的一部分。重视「钱」的教育,等於是把孩子从「象牙塔」上「请」回到社会现实中来。而对钱的教育应由父母落实於生活中,以身作则。
有人问富翁阿卡德致富的方法,阿卡德问他们:「假如你拿出一个篮子,每天早晨在篮子放进10个鸡蛋,每天晚上再从篮子拿出9个鸡蛋,最后将会出现何种情况?」
有人回答:「总有一天,篮子会满起来,因為每天放进篮子的鸡蛋比拿出来的多1个」,阿卡德笑著说:「致富的首要原则就是在你放进钱包的10个硬币,顶多只能用掉9个。」
父母陪著小孩共同实践於每日的消费中,这麼简单的致富道理,或许就是留给你小孩最大的影响、最重要的资產。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