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消费者并不清楚,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合同无效。这是因为,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保险金的人身保险,被保险人与受益人不是同一人,有可能发生为赚取保险金故意制造保险事故而谋害被保险人的危险。同时,保险法规定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险,不受上述规定的限制。这一案例的明显漏洞就是被保险人小周并不知情,因而合同涉及死亡赔付的这部分是无效的,这部分内容可撤销可变更。
保险,老人遭遇销售误导 最终退保并获利息补偿3、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付条件的合同未经其签名
据了解,高龄人群购买保险没有明确的条例禁止,只是具体的保险产品对年龄有一定限制。在一些省份,地方保监局会对高龄老人购买保险有一定规定,比如老人超过了60岁购买保险产品时要有成年子女陪同签字。
2、高龄老人也可以买保险
在多起销售误导案例中,老人家都误将保险产品当成银行理财产品。此外,由于大部分老人对银行存款相当敏感,属于“私房钱”,因此遇到销售误导也不愿意告诉儿女。成年子女虽然不必对于父母的“私房钱”去向了如指掌,但可以经常善意提醒父母,去银行办理业务时不要误将保单当存款。
1、误把保单当存款,瞒着家人买保险
老人遭遇销售误导 最终退保并获利息补偿这是一个典型的销售误导案例,集中了老人家在销售误导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
老人被销售误导有几种情况
专家分析
最终结果:保险公司给周老先生退保,并补偿一年的利息约8000元。
周老先生及家人说法:周老先生年龄大,严重耳背,平时都要靠助听器,接电话都是含糊地顺着别人的意思回复,回访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此外,在这份保单上,附加的意外险是以被保险人周老先生的儿子小周死亡为给付条件,按照《人身保险业务经营管理条例》,“以被保险人死亡为给予保险金条件保险的应当依法取得被保险人的同意”,而被保险人小周根本不知道父亲签下了这份合同,合同上的被保险人身份证号码明显为伪造。
保险,老人遭遇销售误导 最终退保并获利息补偿保险公司说法:由于银保渠道的销售是银行工作人员在操作,因此保险公司无法掌握销售过程中具体产生的问题。在这份保单销售之后保险公司进行了回访,周老先生表示他非常清楚整个过程。
老人最终退保并获利息补偿
周老先生今年82岁,两年前购买了一家大型寿险公司的银保产品。据周老先生回忆,在购买时,他刚好从银行取出一笔到期的20万元存款,银行工作人员带他去喝茶,劝说他购买了200份本金为20万元的人身保险,保险期限为5年。周老先生虽然知道这是一份保险产品,但销售人员告诉他比银行定期存款要划算,被保险人是他本人,并且可以随时终止合同。购买后,周老先生家人一直不知情,直到今年周老先生大病交代后事时才想起这份保单,但发现这份产品不能提前取出。
典型案例: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