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任意假设一个想当然的回报率,假设银行是保险公司,自己是操作者,每年存存取取,注意每个头一年的利息都会是下一年的部分本金,然后,自己按保险的功能再假设存存取取,最后领取养老金。最后获得一个结果,若假设领取的养老金多于保险能提供的养老金,则保险的回报率就低于假设的回报率;若假设领取的养老金少于保险提供的养老金,则保险的回报率就高于自己假设的回报率。若我们计算出一个结果不满意,可以再根据计算的结果修改假设的回报率,再重复计算,最后,我们总能得到一个正好约等于保险领取养老金钱数的回报率,这个回报率,就是保险养老金的回报率。
谭笑像向消费者推荐了一个自己计算回报率的方法:
●消费者明确投保目的
保险,投保养老保险应明确投保目的生活中,由于一些保险的销售人员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往往强调产品的人身保障和养老金的积累使养老保险既有保障又有收益,为一举两得。但姚海波指出没有一个保险产品能做到既有高收益又有高保障。保险销售人员为了产品业务推广,把保险的收益扩大化和夸大化了,造成老百姓认为保险既可以保障安全又可以产生高收益的误区,而其实这样的产品是不符合经济实际的。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保险公司推出的分红型的养老保险和万能寿险等新型产品,这些产品在理论上比较合理和先进。在这些产品中,设定固定的保底的回报率或者收益,而真正的回报或者收益则与当时的利率水平和保险公司的经营业绩挂钩,基本都属于利率敏感型的产品。在网友的文章中,如果按照分红后的回报率则约为2。3202%。所以,虽然不能与基金及其他高收益的金融产品相比,但是对于稳定的养老回报是有益的。
虽然低收益是事实,姚海波告诉记者,但是如果从保险精算的角度,应计算人寿保险的综合回报率,其中除了以收益衡量的回报率,还应包括保险带来的安定感的计算,这一点非常重要,它包括依附于人的生命而存在的保障和权利。具体到养老保险,也就是保险公司除了给予您养老金的保障,对您的人身也进行了保障。这些保障降低了投资的风险,低收益率匹配低风险。
●低收益率匹配低风险
中国保险精算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姚海波博士也指出:虽然网友文章的计算过程不符合严谨的精算要求,但是养老保险的收益率一定是低于其他投资理财产品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投保养老保险应明确投保目的从这个角度看,养老保险的收益会低于其他投资理财产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此养老保险,就其养老部分而言,很类似于一个一年期利率为约1。6523%的银行储蓄。因此,从回报率角度考虑,可以认为这个保险养老部分的回报率是1。6523%。
假设我们有一个银行储蓄,一年期储蓄利率约为1。6523%,存8300元,一年后,将上一年的本和利取出,再存入,并同时再追加存入8300元,并之后每年都这样不断地存存取取,共20年。20年后,每年再将本利取出存入,不再追加存8300元,一直持续到55岁。55岁之后,同样不停止取存,但在每年存存取取的同时,每年还从存款中取出1。2万元(1000元/月)作为养老金花掉,取上20年。20年后我们会发现,银行中的钱会基本正好取光。
按照网友的数据他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保险观察家谭笑指出:在回报率的计算中注意要计算复利率。即计算每一年的利率,其第二年的利息可再次生成利息,不适宜只计算简单的单利率。网友只将收益简单地平均到了每一年中,是单利,并还有其他的一些细节不准确,因此,最后算得的结果是4。3%。
保险,投保养老保险应明确投保目的●收益率低于其他理财产品
作者做了这样的假设:某家公司养老保险,年交8300元,交20年,55岁后月领1000元,共领20年。身故或全残,公司退还以单利5%累计的已缴保险费。20年共交费16。6万元,领24万元,还有红利分配,低、中、高红利分别是3。5万元、7万元、10万元,按照中回报计算,最终可领31万元,折合年收益率4。3%。而相同的钱投资于凭证式国债,则最终可领36。5万元,而投资基金等产品则更加丰厚。
记者近日在网上看到一篇题为《我对养老保险的几点体会》的网友文章,文中作者以30岁的男性为例,通过计算,对比了养老保险与凭证式国债、基金组合和其他高收益投资产品的投资回报率。根据计算结果,作者认为单从养老保险这个险种的分析结果来看……坚决不买。文章中建议那些有良好理财习惯的人,可以有许多金融产品的选择能代替养老保险解决你的养老问题。最保守的是凭证式国债,其次还有债券、基金、股票等等。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