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案]在职场中,总有怀才不遇之感?看到同一时期进入公司的同事风生水起,自己却毫无起色,空悲愤,却难寻原因何在?投入、热情、友善,该做的都做了,不能忍的都忍了,却依然与晋升和加薪无缘。为什么?!你有没有想过,事实上,可能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因为你太好了。老实人总是输?气人么?这项名为“做好人真会垫底吗?”(Do Nice Guys and Gals Really Finish Last)的调查报道的结果就是这么说的。甚至,薪水的差距还不小。这项旨在寻找性格和工资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好脾气的职场人明显比他们不好搞的同事要挣得少。再具体点,刺头男比随和男每年要多挣18%的收入,即9772美元,同样,刺头女比随和女多挣5%的收入,即1828美元。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圣母大学的蒂莫西·贾齐、西安大略大学的查理斯·赫斯特和康奈尔大学的贝丝·莱文斯顿一起进行了这项研究,他们考察了不同人群之间的“令人愉快”的水平,并将之与他们的收入进行对比。“令人愉快”在研究中被界定为一种热情、友好、能与他人合作的秉性。他们的研究过程是这样的:使用三个不同的调查研究中所收集的近20年来的数据并调查了1万人来评估性格是否影响他们在工作中的被察觉程度。作为进一步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员要求460名商学院学生假装成管理人员以评论他们潜在雇员的类型。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更为和善的人相对难以获得工作机会。事实上,已有不少学者做过类似的研究。埃塞克斯大学社会与经济研究所的两位博士,在调查了在英国生活与工作、年龄在24到64岁之间的3000名男性后,他们的结论也是如此——品均而言,依旧是好脾气的人挣得少。康奈尔大学的贝丝·莱文斯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为老好人们打抱不平,她认为,“好人正在受骗”,问题是,“很多管理人员经常没有意识到他们激励那些令人不快的人与事。”仅仅是如此么?美国心理学家Paul Costa和Jeff McCrae,在1992年提出,易相处的人具备六大特征——信任他人、坦率、利他、服从、温和、有同情心。易相处的人往往会把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基本目标,显然这个目标可能会与事业上的成功发生冲突。据Paul Costa和Jeff McCrae的发现,不易相处的人并非就毫不在意自己的人际关系,只是他们会在某些情况下把自己的不同意见表达出来,他们更加利益导向而非关系导向,自然会在争论中积极捍卫自己的立场和利益。可,这些国外的结论拿到国内也成立吗?新精英生涯高校事业部总监、资深职业规划师李春雨又补充了这么一点,脾气不好的刺头们获得更多薪水的前提是——他们有脾气不好的胆量,有让自己脾气发出来并让自己收场的能力,以及有更多耍脾气的机会。可见管理者并非更偏心那些无理搅三分、情绪化个没完的事儿妈,而是有胆量、有能力、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立场的人。至于那些毫无原则的随和、易相处的好人癖们,请问,自己的利益自己都不争,谁有工夫替你争?悍会让你在不经意间得罪人。当然,你也并不在乎这些。的确,好人癖惹麻烦当我把“老实人薪水低”这项调查告诉刘佳时,这个驰骋职场5年的清华大学女博士,不禁回忆起头半年初入职场时的“烦恼与尴尬”。刘佳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美资咨询公司做管理咨询。入职半年后,眼瞅着到了一年一度加薪升职的节骨眼,兢兢业业、加班加点奋战了六个月的刘佳,觉得自己付出了不少业绩不错,便跟着挺她的直接上司一起到大上司面前提升职。战战兢兢的跟大头说了一通,尽管有直属上司的大力赞扬,可大头几乎就那么一席话就把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提出的诉求都给打回去了——刘佳啊,你入职时间太短了,才半年。刘佳低头想想,是这么回事,算了。所谓的争取便到此结束。可接下来发布的结果却让刘佳大跌眼球。跟她一起入职从其他行业跳过来的一个家伙,干的并没她好,甚至分数都没她高,却连升两级,而她自己不过才升了一级。不公平!带着委屈和不服,她找到直属上司诉苦水,上司安慰她,情况复杂着呢,是那人拿着其他公司的offer去跟大头争取来的。那次吃亏事件的确给刘佳上了一课,为什么不再多争取一下?这确实跟她的性格有关系,刘佳这么剖析自己,“不愿意发生冲突,总是希望别人高兴,潜意识中认为,提出不同的观点,对方会不高兴。”这种“讨好型人格”,讨好了别人,就必然讨好不了自己。方然最近遇到的麻烦事是,作为一家外企的中层,上面的职位有空缺,而他却不被人看好。其他同事对他的评价是,能力没问题,但性格不适合在职位上再上一层楼。他擅长跟人相处,乃至随和到这种程度,别人这么评价他,他不但不生气还照单全收,连他自己都这么说,“气场不够强大,不适合再往上走。”怎么不强势的?看看他对待下属的好脾气吧,真让人怀疑,在下属面前,他从来没把自己当上级。这事就发生在两个月前,一个年轻他近十岁的女下属的工作报告出了错,他苦口婆心跟女下属沟通了好几次,发现最终那份报告几乎是原封不改地又递回了他手上。一边在心里嘀咕着对方真是不思进取的榆木脑袋,一边自己捉刀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几乎重写了一遍。为了照顾女下属的情绪,他还好心的在报告上属了女下属的名字。结果,反而是好心办坏事。那位女下属,当着办公室其他同事的面,气势汹汹的走到他面前,分贝极高、面带不屑:你没必要署我的名,那根本不是我写的。说完转身就走,那气势就仿佛她才是上级。方然气啊,脸色顿变。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可他终究还是没拿这女下属怎么样。没法拿别人开刀,就只好对自己下重手。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报道,说42岁的刘先生几乎每隔三年都忍不住跳一回槽,从22岁步入职场到现在,已跳槽7次,哪怕他喜欢自己的工作、哪怕待遇还不错、哪怕做到了部门中层。他说,心里像压着一块大石头,必须通过跳槽的方式来宣泄。终于架不住找到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发现,原来这哥们是个老好人,同事提出的请求几乎不拒绝,谁急着回家,他去帮忙搞定火车票,谁业绩不好,他也会出手相救。这个全能yesman(好人),压抑着所有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负面情绪,而他唯一的宣泄方式是,跳槽。Sayno到底有多难?连美国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都会坦白地揭发自己,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不懂拒绝这毛病她也深受其害。这几乎是人们一种自我强加的压力,牺牲了自己的需求和快乐,只为了把他人的满意摆在第一位。讨好型人格的背后关于讨好型人格,美国的心理学家HarrietBraiker,专门就此写了本书,叫《讨好的毛病:治疗讨好他人的综合症》,提出为了讨好别人而不懂拒绝是种让人衰弱的心理疾病。HarrietBraiker将这种取悦别人亏待自己、恨不得让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都高兴的强迫症分成了三类:认知型“好人”,相信讨好能让自己免遭他人的拒绝及刻薄;习惯型“好人”,需要每一个人的认可,被迫牺牲自己的需求而照顾他人的需求;情感逃避型“好人”,意在保护自己,逃避所畏惧的愤怒、冲突和对抗。IT工程师马腾就有点认知型老好人。别人不想解的Bug,扔给他去解,别人不愿出的差,派他去出,虽然这么做让自己有点委屈和不悦,可他从来又觉得,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自己的努力得到上级的关注。为什么会这么想?从小就这样么?马腾想了好半天,终于告诉我,他是家中老大,上下各有一个弟弟和妹妹。他从小被送往农村爷爷奶奶家寄养,上小学之后才回到家里,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显然不像弟弟和妹妹那样有优势。再加上作为老大,妈妈总是教育他,让着比他小的。比如妈妈给他们买了新衣,一人一件,但弟弟非要两件,妈妈做主,便把他的那件让给了弟弟。而这是他唯一能从妈妈口中得到夸奖的时刻。在他看来,牺牲自己的利益像是柄双刃剑,有点难过,却能收获关注和好评。可事实真的如此么?“做自己”基础上的改变觉察到问题,才会改变问题。在吃过亏的刘佳看来,“什么都想要,又想争取利益,又想好人缘,做起来就一定很难。所以说,目标一定要聚焦,生活和工作好分开。”刘佳改变的转折点是,有一次给项目经理提交一份报告,项目经理随口批评她说,提交得慢了,效率该提高。按照她以往的风格,她肯定会说,好吧我改进。可当时她觉得,项目经理并不了解原因,她应该进一步跟他沟通。于是,她告诉项目经理,不是因为效率,而是期间帮了另外一个组的忙。那你没有提前跟我说啊?项目经理追问。刘佳紧跟着解释,我邮件申请了,但一直没得到你的回应,以后遇到这种事情我觉得还是应该追问你一下,得到认可。一番解释下来,误会冰释,项目经理也颇同意她的看法,以后多增加沟通。可见,“好脾气、坏脾气”的核心问题还是如何表达和沟通的问题。遇到问题,经常找老板互动和交流,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老板的尊重和认可。至于如何更好的跟老板沟通?老实人也有老实人的办法。入职快两年了,业绩不错的李敏却一直没有加过薪。又到年底,每次聚会都会跟朋友抱怨的这件事,终于连朋友都不能忍了。“你自己去跟老板提加薪,能死么?”一个火爆脾气的家伙说。性格温和的李敏在朋友的鼓励下,采取的方法是提笔给上司写了一封长长的电邮,言辞恳切的提出自己所贡献的价值,以及目前薪酬的不合理。可她发现,过去都三天了,上司那边还是没动静。怎么回事?老板没看见?还是看见了觉得我太过分?这是我么?虽说终于跨出了为自己争取利益的一步,可李敏内心的小鼓却一直敲个不停。“改变的过程是相当痛苦。”李敏说。后来,她才知道,拖了这么长时间,老板其实是惊讶她这个闷嘴葫芦终于发了言,以至于很认真地站在她的角度上去考虑怎样做才能让她更满意。改变的确痛苦,但并不意味着把自己变得面目全非。如今,在职场上越来越顺应自己内心的需求、已经转身成为新精英生涯“做自己学校”(School of Me)校长的刘佳很认可这一点,既然是改变,就应该变得更加做自己,而且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改变——比如,不擅长口头表达的,就不如采取笔头表达的方式;不喜欢强硬的表达方式,那就温和的委婉的表达自己;甚至还可以以退为进的告诉对方,我理解你,但我觉得怎样处理会更好,从而达到双赢。按自己的方式,让自己的内在需求浮出水面。做到更好的平衡自己和他人间的利益,随和的人没准会更无敌。技术控→如果你就想做个老实人在职场中做老实人其实是个技术活。职业的收益有两个标准,一个赚了多少钱,一个是隐性的收入,也就是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某种安全感、稳定感。如果你在职业价值观取向上,倾向于更加安定、和谐,哪怕赚的比较少,在关系的角度上讲,还是得到了很多。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是老实人,但不是被别人欺负成的老实人。比如,不去参与某个竞争,务必跟同事表达清楚,这是我的选择,我不想去争了。→更好说“不”三步曲职业规划师朱若霞提出了一个拒绝让你感觉非常难受的要求的“三步曲”方案——第一步,复述要求。第二步,表明处境。第三步,提出替代方案。→应对来自他人攻击如果在拒绝后,对方抛开事情本身不谈,直接攻击你的人品,甚至以种种手段对你加以威胁时,要学会非辩护式应对。朱若霞在《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中写:“当别人指责你的人品时,只要你还企盼着别人的肯定,你就必然要受摆布。记住,只要你一开口争辩、解释、道歉或试图让别人改变主意时,你就等于把很大一部分主动权交了出去。如果你请求别人原谅或理解你,你就等于给了他们以不满足你的要求相要胁的权利。要想成功为自己建立疆界,你必须彻底放弃对他人的期待,学习使用非辩护式的应对方式。”→提要求的两个判断首先,你得有这个概念,提要求不代表吵架,不代表你不是一个忠诚员工,而是代表你有能力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且,提要求是需要勇气和练习的,就像一个人第一次说“我爱你”时总会难为情。切记,任何厚脸皮都是磨出来的。如何更好的提要求?在资深职业规划师李春雨看来,提要求需要基于这两个判断:第一,你要求会不会伤害到对方;第二个你有没有资源跟对方提要求。来源:左岸读书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